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 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 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 C. 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 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
|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实施“863”计划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我国为实现 “发展起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 )提出来的. A. 经济体制改革 B. 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 对外开放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863计划
|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 )提出来的. A. 经济体制改革 B. 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 对外开放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应的图片是( ) A. B. C. D.
|
|
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改变材料所述问题,我国所采取的对策是 A.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D.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