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2011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研究了深化文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1)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它是什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什么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2)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后来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为了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说明,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2)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归纳一点即可)
|
|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这里“江南”的“江”主要指的是哪条河流? (2)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家乡淮安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
|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汉武帝继位以后曾经面临“守业之难”,他以自己的文韬武略化解了难题,守业成功。请回答,“守业”之难一——诸侯国问题,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2)守业之难二——思想不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守业之难三——边防问题,秦汉时期,北部边疆遭到哪个少数民族进犯?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4)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大意义? (5)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这些措施对西汉发展总体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曾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体现张骞“冒险家”“外交家”的史实有哪些?这些事实对于西汉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苜蓿、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西域物产传入中原的路线是什么?对于中原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图二 (3)依据图2联系现实,请你说说“丝绸之路”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怎样的现实价值?
|
|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发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通过什么政策可以获得国家奖励?(不得抄录材料原文)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2)结合图1反映内容和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材料一与秦国统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秦始皇加强经济和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秦汉两代帝王在巩固国家统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
|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发展史上出现的一次革命指什么?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哪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适应生产的发展,东汉时期出现了关于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计算的书籍是什么?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而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一点建议。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二: 材料三: 2014年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将为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凯撒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传入的?为开辟这一通道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人物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3)经过这条通道,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设立丝路基金有什么现实意义?
|
|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管仲辅佐的国君是谁?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写出“商君”的改革措施中对该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一项内容。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汉化”政策?请任举两例。这些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概括材料二、三,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
|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 《汉书》 材料二: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先后几次出始西域?后来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这一地区事务?从此,哪一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名称写出来。 (3)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你知道我们今天所吃的水果中,有哪些是通过这条线路传入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