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与它的产生相关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犹太教    D. 伊斯兰教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 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 古埃及奴隶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古印度种姓制度    D. 西欧封建制度

 

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 故宫太和殿    D. 印度河流域古城址

 

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文件是建国后什么运动的法律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中的“某文件”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谈谈你对“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的理解。

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历史转折性意义。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这个改造用和平方式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避免了大的社会震动;这个改造把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取得了巨大成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反映周恩来参加外事活动的两幅图片

图片1  1953年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          图片2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材料四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创新民族政策?为什么说该政策具有法律性?

材料二评述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改造?据材料概括其创新之处。

任选材料三两幅图片之一,说明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事务中的创新之举,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主要依据。

体现材料五中“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的理论是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2分)

 

如下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参照年代尺中不同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的关键词提炼方法,你认为对应于1997年的方框里最适合填写的关键词是 ( )                                                   

A. 祖国统一    B. 新的长征    C. 奔向小康    D. 高举旗帜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新宪法的颁布

C.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 打破“铁饭碗”

 

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

A. 科教兴国战略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八六三计划”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其主要标志是   ( )

A.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 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 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7786/46130) 首页 上一页 27781 27782 27783 27784 27785 27786 27787 27788 27789 27790 2779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