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逸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________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体育教育促进了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状态的关心和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把提高改成增强”)

B. 12岁的小夏用父亲的手机下载了手游软件《全民枪战》,为了买钻石升级,他就用爸爸的微信支付购买装备,5天竟然花掉大约2.5万元左右。(去掉大约左右”)

C. 2016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最终折桂,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作家。(把第一位调到获此殊荣之前)

D. 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的7.0级地震中,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把“在……中”去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 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 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 最好的法官可以依据他们的经验以及观察到的情况作出判断,他们也会考虑到,讯问过程会让那些老实巴交的人因为紧张而语无伦次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 qì_____________

(2)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dū zhàn__________,不起作用。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___________________

(4)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____________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4)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5)李白《渡荆门送别》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时的壮阔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对情侣要一起去西天拜见佛祖,求佛祖保佑他们相爱终生,幸福美满。他们来到了通天河的此岸,可是河水滔滔,不见对岸,河上没有桥也没有船,他们过不去。

一只大龟游出水面,说:“只有我可以驮你们过河,抵达彼岸。但我一趟只能驮一个人,而且去回一趟要十年,所以下一位要等十年后才能过河。”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就此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请选择一种恰当的文体来写作。你可以记叙现实中的人事景物,可以想象虚构补全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写感悟……

【要求】请自拟题目;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抄袭本卷中其他题目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校学生会将在“五·一”期间上街开展“健康环保,绿色出行”宣传活动,请你为学生会起草一份倡议书,向广大市民宣传“绿色出行”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益健康等方面的意义,倡导大家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要求:①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②15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健康环保,绿色出行”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

 

                                 ▲

 

 

 

温州市××中学学生会

2016年5月1日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节选)       〔清〕郑燮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挨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 a 有便民之处。 b 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 c 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选自《郑板桥家书》,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注释】

    ①舍弟墨:即郑燮的堂弟郑墨。②四民: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③小头锐面:头小脸尖,这里是削尖脑袋钻营的意思。④束修:约束修养。⑤经济自期:即“以经济自期”,意思是以经邦治国、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理想。经济,经世济民。期,期许。⑥抗怀:坚守高尚的情怀。⑦贾人;商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使天下无农夫 ________     

(2)世皆饿死矣________                

(3)而好人坏人所累_______

2.从“而”“皆”“岂”“且”四个字中选择三个,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正确的填法是:a:_______, b:_______,c:_______

3.下列语句中,与文中画线句所持的人生观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中国古代社会中,士、农、工、商,士本来是排第一位的,作者却说“士为四民之末”。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

 

菩萨蛮  留春      〔清〕郑燮

留春不住由春去,春归毕竟归何处?明岁早些来,烟花待剪裁。

雪消春又到,春到人偏老。切莫怨东风,东风正怨侬

[注释]

①毕竟:这里相当于“究竟”的意思。①烟花:泛指春天的景象。③侬:你。

有人这样评价这首词:作者的心境是悲凉的,但却以旷达之笔,写出“留春不住由春去”的寂寞怀抱。请你说说:全词中哪句最显旷达?哪句又最悲凉?请分别简述理由。

 

现代文阅读

(甲)

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①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也在那里讲课,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②我曾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花园中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③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不一样。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  

④今年夏天酷热难当。这时,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

⑤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的诗集取下阅读。愁予先生的诗,韵律优美,婉约惆怅。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他先是给我叫了杯鸡尾酒,然后又拉我进“冰屋子”,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到他寓所去坐坐,一进去,他就举着一瓶酒对我说:“这是金门高粱酒,给你准备的,你带回哈尔滨吧!”我说我从香港出发,还要到北京开会,托运酒又麻烦,不如喝掉。愁予先生豪爽地说:“就听你的。”梅芳女士早已准备了几样下酒菜,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⑥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微醺是左手二指拈花,右手八指操琴;微醺,抬头满天的灯,低头满座的美人”,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⑦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⑧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作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乙)

诗意与温情——读《迟子建散文》

梁 海

①当我读完《迟子建散文》时,那种温馨、恬静,还有里尔克式的“还乡”,都放射出穿透时空的光辉,带着精神的圣洁照亮了我的心田。

②迟子建的散文执着于一个主题——诗意和温情。她一次次带着初生牛犊的勇气,用那充满灵性的笔拨开阴霾,在生活的边界和存在的缝隙中,捕捉着温情而诗意的光亮。她的散文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人间亲情的眷恋。《灯祭》《我的世界下雪了》《伐木小调》《两个人的电影》等作品,推开了我们那扇早已被世俗尘封的记忆之门,让我们在山间林谷的茅屋中聆听夜晚的溪水潺潺,在月光如水的倒影中品味清幽的夜色,在暮色的余晖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这些曾经离我们近在咫尺的温馨,如今却如童话般遥不可及。迟子建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

③迟子建的文字并不总是徘徊在记忆的长廊中,对于现实她也始终未曾忘怀。那些叙述各地见闻的游记,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自然风光、民情风俗,而且往往在不经意的瞬间道出了生命箴言。她对形而上的构建,并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浅薄卖弄才情。这使她的散文明显有别于小资做派,显得大气豁达,在柔肠中透出坚硬的质感。她以文学的方式将个人的经验融化到大千世界中,让我们在光明和温暖中获得了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

④迟子建散文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面对命运不屈的顽强,她带着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在光明与黑暗的无间之隙寻找灵魂的安居之所。在故乡失眠的长夜中,大自然抚慰了她失去爱人的痛苦,“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它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在与母亲旅游的途中,她体会到“其实风雨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心对待尘世的荣辱。人生哪有一路的晴朗?波折起伏,最能修习心性;动荡颠簸,才会大彻大悟。”的确,生活总是以残缺的形式表现出与理想状态的距离。正是从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乖违中,作家以温情的笔触,让我们在晦暗之中读出了对人性的悲悯和对神性的渴望,以及那种永远以不屈的勇气构筑起的希望和信念。

⑤我想,迟子建笔下的温情和诗意,表现出了作家的责任感和写作伦理。在我们这个时代,温情和关爱这些闪烁着诗意光芒的东西,比批判和针砭更能够给予人们挣脱阴郁的希望。正是在人性温暖的理想支撑下,迟子建让我们看到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精神的光辉。

1.下列说法与甲、乙两篇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白先勇不喜欢看风景,也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只有樱花与牡丹才能引起他的兴趣。

B. 郑愁予爱酒,酒后能出口成诗,是个热情而又风雅的人。

C. 迟子建觉得自己文化底蕴不足,境界不够深远,所以写不出有大品格的作品。

D. 梁海感受到迟子建散文中的诗意和温情照亮了自己的心田,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

2.迟子建的散文有哪些特点?请根据乙文概括回答。

3.两篇文章的语言都很精妙。请品析甲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其表达上的妙处和丰富的意味

4.甲文题为“看花的姿势”,请你细读全文,说说“看花的姿势”在文中的含义。

5.乙文中第④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6.甲、乙两文的起笔十分相似。乙文是读后感,用“当我读完《迟子建散文》时……”来  开头,显得自然恰当。甲文为什么也会用类似的“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这样的开头?谈谈你的理解。

7.乙文第②段画线处说:“迟子建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迟子建是这样,白先勇、郑愁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根据甲文的相关内容简要说说:白先勇是怎样“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的。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1391/24158) 首页 上一页 11386 11387 11388 11389 11390 11391 11392 11393 11394 11395 113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