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请你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并用一句话写出你对这部书内容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 书目:《繁星》《春水》 《名人传》 书名: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徒生童话》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这个故事中哪一个情节最打动你的心? 印象最深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打动你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诗文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青《我爱这土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大雪之后奇特景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中描写夜晚美妙奇幻的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郑州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氧气。
|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地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 辩论会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比赛立下了汗马功劳。 C. 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D. 尽管国际形势扑朔迷离,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依然能泰然处之。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忧戚 穿山甲 鞭长莫及 重峦叠障 B. 丘壑 吉祥物 一愁莫展 乐不可支 C. 寒喧 汗津津 招摇过市 一泻千里 D. 嘶哑 霓虹灯 首屈一指 姹紫嫣红
|
|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蛰伏/哲理 承载/记载 剽悍/飘缈 奇崛/倔强 B. 吸吮/允许 刹那/刹车 伫立/贮藏 栖息/休憩 C. 贻误/殆尽 勉强/强制 绮丽/崎岖 顷刻/倾诉 D. 琴弦/船舷 应该/应届 窥伺/伺机 嶙峋/殉职
|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一: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 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 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时,那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 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清晰,感情真挚。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题目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 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 龙的感觉。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 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③ 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吃着吃着哭了 丁泽宇 2012年夏天,我在泉州德化下边的一个乡村支教。 我是北方人,去之前,母亲担心我在当地吃饭吃不惯,走之前硬要给我带两包咸菜,配饭吃。我出 门一向不喜欢带太多东西在身上。力阻半天,最后母亲答应我不带了。 到登机口安检的时候,我准备拿电脑出来,A手刚塞进去.却摸出两包抽好真空的咸菜,我瞅了一眼.顺手就推到一边去了。当时只是觉得.我妈又在给我添麻烦,这玩意儿,万一安检不让 过怎么办。万幸的是,我和咸菜最后还是安全带到了厦门,后来便是转大巴,然后步行几公里, 终于到了支教的那所小学。 条件比我想象的好很多,至少比我以往去过的西北农村要好,虽然是农村,但没有尘土飞 扬,南方沿海农村种植的农作物我也是第一次见。而且可以洗澡,学生也都很可爱。人生中第 一次被不停地叫着“丁老师”,心里也十分欣喜, 唯一没办法接受的,是食物。 我是北方口味,到了东南沿海地区本身就不太习惯,另一个原因是那个乡村条件也确实不太好,校 方给我们这些老师保证了顿頓有肉和鱼,但是就我而言,几乎是每顿饭都吃不了几口。而且,作为不经常出远门的我,在那里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第三天开始,上吐下耳。去上课的时候,连我年纪最小的学生都明显看出我的脸色不太对。天知道,我已经三天没好好吃东西了•我一米八的个子,150斤的体重,一顿饭能吃四碗米饭,在这三天里我几乎每顿饭只扒拉几口。 B当时心里想的是.实在不行.撑不下去就不撑了.索性直接回家。但又觉得.这不就成了他们 口中整天说的城市孩子受不了苦吗,才几天的时间,就成这个样子,吃不了苦,不负责任。 撑到第四天的时候,想起了袋子里的两包真空咸菜。 咸菜这东西,不知道外地人是怎样的,但是西安人都明白,家常菜里少不了,但永远都不可能 是主菜。它像是吃剩肉时芝麻酱里的韭菜花,吃重庆火锅时香油里的蒜泥,吃泡馍时的辣椒酱。 它总是摆在桌子上而且不容易坏,炒好了就放在那里,但是在有着更好的选择时,你永远都不会去想起来。 可这时候我没得选。 吃晚饭的时候,从行李里拿出来一包,去多要了一个盘子,打开,倒了半包进盘子里。然 后扒拉了两三筷子到我的碗里,剩下的让同桌的老师们一起分了。 我大概花了不到十秒钟的时间配合着咸菜吃完了那碗米饭。又看了看盘子,已经被 分享差不多了。迅速把最后一点倒进了我的碗里,转身又去打了一碗米饭,又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空了。 经济学里学过一个很基础的边际效用的概念,讲你在最饿的时候吃下的第一个肉包子效用是最大的。这个时候,我已经饿了整整三天,那包咸菜的效用,可能会棑在我人生里的前几名吧。 吃第三碗米饭的时候,眼睛开始红了,其实你们应该也己经猜到了,从我第一段动笔,差不多就是个这样的故事。 我那时不到20岁,尚未体会过在外漂泊数年的人回到家乡之后,吃到家乡饭时流下的第 一滴眼泪。中国人常常讲乡愁,年少时,生活在城市里,无忧无虑,怎么会去管这些。只有真正受了那种苦之后,受了罪,然后回过头再去看,那种感觉,很别样。 我是想起了母亲,走之前一个随手的动作,不顾我的阻拦,把咸菜放进我的包里。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感概自己过于年轻,不知天高地厚。那份咸菜,更像是一份感情的物化,陪到了千里之外.在你最渴求帮助的时候,做一个锦囊袋。 故事就到这里了。一共只有两包,本来走之前母亲说多带点,我说一包都不要带^她知道 我过于倔强,就只给塞了两包进来。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一丁点都舍不得浪费,一点都不敢多吃,害怕吃完了就再也没有了。经常吃的时候会鼻子突然变酸,然后心里默默骂自己, 回家之后,过了很久,一起去的一个朋友给我发来消息说,当时我们在泉州一起吃的那个 咸菜太好吃啦,你能不能让你妈妈再炒一点给我寄过来呀。给她寄过去之后,她和我说,怎么感觉总不是当初那个味道呢。 我也觉得不是当时那个味道. (选自《意林》2016年第9期,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一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 B.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的那份咸菜,陪着“我”到了千里之外,在“我”最渴求帮助的时候,让 “我”体会到了母亲的深情。 C. “它像是吃涮肉时芝麻酱里的韭菜花,吃重庆火锅时香油里的蒜泥,吃泡馍时的辣椒酱。’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咸菜虽不是什么精品菜肴,却令人回味无穷,可以 增进食欲。 D. 文章写到“我他乡支教时,严重水土不服,只能就着咸菜度日,表达了“我”对咸菜的依赖情结。 2.阅读分析文章,完成下列题目的填写。 (1)文中的“我”对咸菜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阻拦咸菜一(______)——(______)—-感念咸菜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都属于人物描写,请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结尾说“我也觉得不是当时那个味道”联系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僅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岳②上摩③天, 遗民④泪尽胡尘⑤里,南望王师⑥又一年。 【注】①河:指黄河,②岳:指五岳之一的华山〃华山和上文黄河此时都在金人占领区内。③摩: 摩擦、接触或触摸。④遗民:指在金国占领区却向往南宋的汉族人民。⑤胡尘:北方金军铁蹄入 侵中原扬起的尘土。⑥王师:指南来的军队。 1.关于【甲】【乙】两首古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开头一句首先交代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对比中形成悬念,第二句则对“不 自哀”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先果后因。 B. 【甲】诗“铁马冰河入梦来”与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写征战军旅生活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 表达的情感却是截然不同的。 C. 【乙】诗“入”字表现出黄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岳的高峻。运用夸张手法写北方中原山 河的雄阔壮丽,引出下文遗民的悲惨处境。 D. 【甲】诗从自身处境入手,写欲展抱负而不得,【乙】诗从想象中沦陷区人民的情态入手,写欲获解救而不得,两相对读,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2.【甲】诗通过写梦境有什么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乙】诗将丰富的感情蕴涵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之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墊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箕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醆能迷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子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貶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 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幸,惟谈吏事,谓文幸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 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 纵为宽,以略为简,則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 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則曰:‘死獄也,我求其生, 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 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机阱:陷阱。②宽简:宽松简易。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靠近 B. 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 C. 触发之不顾 顾:顾虑 D. 死狱也,我求其生狱:监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修闻而服之终身 B.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于是仰天叹曰 C. 醒能述以文者 办纵为宽,以略为简 D.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5.阅读两文,完成下面填空。 (1)【甲】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其实更在乎的是①__________ ,【乙】文中修和文人却不谈文章,只谈政事是因为他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结合两篇文章谈谈欧阳修的从政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