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泉州晚报》2017年3月17日第四版《时政·要闻》消息。

 

 

材料二标题是一篇消息的题目,是对消息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引导人们阅读或收听、收看消息的“向导”,是吸引读者注意的点睛之笔。标题可以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引出题目;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或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兴泉铁路起点是江西兴国,终点是泉州,该项目将对江西福建两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B. “西北-东南”走向的兴泉铁路,将让宁化、清流、德化等中央苏区县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C. 兴泉铁路通车后,江西兴国开出的货运火车可以经三明宁化、大田、惠安黄塘,直达泉州站。

D. 消息的标题形式多样,引题、正题、副题各司其职,但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有引题、正题、副题。

2.根据“新闻链接”,在下面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3.【材料一】中“兴泉铁路宁化至泉州段全线开工”和“德化永春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哪个更适合做正题,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受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

1.本段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 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 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         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 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综合运用。

(1)“蜂争粉蕊蝶分香”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画线句子“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中的“比较”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三)阅读《绣眼与芙蓉》,完成下列小题。

绣眼与芙蓉      赵丽宏

①曾经养过两只鸟,一只绣眼,一只芙蓉。

②绣眼体型很小,通体翠绿的羽毛,嫩黄的胸脯,红色的小嘴,它黑色的眼睛被一圈白色包围着,像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绣眼之名便由此而得。绣眼是江南的名鸟,据说无法人工哺育。一般都是从野地捕来笼养。它的动作极其灵敏,虽在小小的笼子里,上下飞跃时却快如闪电。它的叫声并不大,但却奇特,就像从树林中远远传来群鸟的齐鸣,回旋起伏,变化万端,妙不可言。

③那只芙蓉是桔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它的鸣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④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它们用不同的鸣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

⑤在鸟儿的欢唱中,日子不觉得也欢快起来。

⑥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⑦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我感到困惑。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笼中的绣眼在飞舞鸣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窜,鸣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

⑨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它们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绣眼的重新开口,应该是对自由的呼唤吧。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⑩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这样想着,内心不觉得欣慰起来。

1.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欢快 → __________   →   惊奇   →   震撼  →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着重写了“绣眼”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

(1)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从描写角度)

 

(2)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从修辞角度)

4.第⑧段中“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它们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写出了芙蓉毛色鲜艳、模样清秀、鸣叫婉转多变的特点。

B. 文章中芙蓉安于现状,已失去了对自由的追求,所以绣眼不把它视为知己。

C.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作者对绣眼的喜爱,对芙蓉的谴责。

D. 第⑩段中“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绣眼能够重返大自然,重新回到自由天地的祝愿。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节选自《苏秦以连横说秦》)

【注释】①箧:(qiè)小箱子,藏物之具。②简:选择。③扺(zhǐ)掌而谈:指谈得很融洽。扺掌,击掌。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胶  鬲  举  于  鱼  盐  之  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其筋骨   劳:___________     (2)人恒过     过:_____________

(3)容枯槁   形:___________     (4)赵王大说   说: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舜发畎亩之中           生忧患

B. 说秦王书十上说不行     不可久居,乃记之

C. 必先苦心志             曾益所不能

D. 得太公《阴符》谋       何陋

4.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5.甲乙两文告诉人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得出的。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首联,诗人回顾一生的两件大事:一是通过科举入仕;二是在起兵抗元中度过了四年。

B. 诗人用“风飘絮”“雨打萍”来比喻国势和身世,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

C. 颈联,诗人通过讲述自己的遭遇来抒发凄苦之情,使全诗都笼罩在悲愤、压抑的氛围中。

D. 颈联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作者当时的艰难处境与惶恐孤苦的心情巧妙地表现出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因为周末,鼓浪屿岛上的游人众多,却听不到大声xuān(      )哗。微微湿润的空气洁净极了,带着海的气息,也带着些许淡淡的怅惘。沿着窄窄的石板路,我们就缓慢地走着,感受着这份静静地清净和幽雅。街道两旁的墙头上藤(      )交错,不时有淘气的花木小草从庭院里悄悄地探出头来,那如花的笑靥,叫人怦然心动!高大的榕树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榕树的根很粗很粗,像一条条蟒蛇盘旋在岩石上,树枝上的气生根像瀑布一样垂挂下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 xuān哗(        )       ② 藤(        )

(2)下列短语是主谓短语的一组是(      )

A. 海的气息   清净和幽雅  怦然心动   枝繁叶茂

B. 游人众多   藤蔓交错    蟒蛇盘旋   瀑布垂挂

C. 空气洁净   两旁的墙头  花木小草   蟒蛇盘旋

D. 游人众多   怦然心动    枝繁叶茂   藤蔓交错

(3)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和《小石潭记》中,“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多记事陈情,“记”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两者都是古代的文体。

B.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C.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远离他乡时写的一首思乡诗。

 

默写填空。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5)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8)《观刈麦》中表现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反常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升入初中,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接触新的知识,融入了新的班级,一定有很多新的见闻和感悟。请以“班里那点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气象视频网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班级、老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名著阅读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1)选文出自哪篇作品?______

(2)“她”是谁?______

(3)从选文看,她有什么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2145/24158) 首页 上一页 12140 12141 12142 12143 12144 12145 12146 12147 12148 12149 1215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