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①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②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③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作者要“礼赞”白杨树,但作者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划线的三句话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颚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在我的哈麻司里我们很容易在石头上发现它们工作用的工具。 另外,这有一种野蜂,它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把它的蛴螬安置在干燥的悬钩子的秆子的木髓里。第三种高手,利用干芦苇的沟道做它的家。第四种高手更高明,直接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连房租都省了。 1.文段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的《__________》。 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选文第二段四种蜂中“高手”都很“高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②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②被:施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 (3)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______) (4)不惧之人(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残年余力 以顺为正者 B. 虽我之死 虽乘奔御风 C.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马无故亡而入胡 3.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 5.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甲】文河曲智叟鼠目寸光,而愚公目光远大;【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B. 【甲】文体现了愚公坚世世代代永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如今流传为“愚公精神”。 C. 【乙】文小儿胆大痴傻,毫不畏惧老虎,老虎竟离奇地死去了,实在怪哉。 D. 【甲】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而【乙】文由叙述、描写,转而议论,揭示了某种道理。
|
|
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2)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欧阳修) (3)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朱敦儒) (4)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__。(《如梦令》李清照)
|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藉(jí) 炫(xuán)耀 踌(chóu)躇 无边无垠(yín) B. 琐屑(xiè) 虬(qiú)枝 倔(juè)强 恹(yān)恹欲睡 C. 秀颀(qí) 婆娑(suō) 洗涤(dí) 濒(bīn)临 D. 鲜腴(yú) 凋(diāo)谢 遏(è)制 蹒栅(shān)
|
|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年且九十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汝之不惠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B. 而山不加增 默而识之 C.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 虽我之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
|
阅读《母亲的金手表》一文,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⑴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⑵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⑶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⑷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⑸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⑹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⑺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⑻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⑼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⑽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1.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2-6段,填写下表。
2.试分析③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我”和母亲的流泪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3.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
|
步入初二,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文艺活动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初二,让我更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 A. 由本质到现象 B. 由具体到概括 C. 由一般到个别 D. 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第一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列数字 D. 作比较 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能不能删除,说明原因。 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