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扒窃(pá) 取缔(tì) 迥乎不同(jiǒnɡ) B. 嗤笑(chī) 呵责(hē) 寻章摘句(zāi) C. 窥伺(cì) 迸射(bènɡ) 顶礼膜拜(mó) D. 瘠薄(jí) 推崇(chónɡ) 风雪载途(zài)
|
|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你会陶醉于其中,清清的小河,美丽的村庄,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请以“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
|
阅读《母亲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 2.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 5.综合性实践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1)拟写主题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创爱的箴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爱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女儿喜欢上了枫叶,要集两片熟透了的枫叶,说要鉴赏枫叶上的秋意,写一写秋天的意趣。 她喜欢读些很欢快的文字,写些稚嫩的小文,老师因鼓励的需要评她为写作能手,因而她也对观察很是热心。一次学校评选写作之星,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可是,评选的时候,老师连续点了十一个小朋友名还没有点到她,她有点失望,心想也许榜上无名了。到最后,老师才说,她的作文,立意新,选材新,句子写得很美,被评为特等奖,她是最耀眼的写作之星。她自然是很得意了。回家后对我说:“我说有我,肯定有我,等一会儿一定点我的名字;等了一会儿,郦老师果然点到了我的名字。”脸上还带着自豪的神情。我应付着,嘴里有一句没一句说着好好好。这回要集枫叶,那我只好答应了。 我们就去公园捡拾枫叶。 进了公园,远远的就望见那醉人的红,像醇厚葡萄酒的浓浓的红,比旁边的白桦的金黄,多了一份沉静与收敛。 她很兴奋,跑到枫树下,要捡拾心仪的枫叶。在树下转了两圈,回头对我说:“爸爸,阿姨扫得太干净了,一片好看的枫叶也没有剩下” 。我到树下看看,还真没有有中意的枫叶。我说,那你就摇晃一下树干不就有树叶落下吗? “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是的,那不是她要的枫叶。她很认真。 那就等一等,深秋的早晨总有一片枫叶飘下来。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竟然没有一片落下来。十分钟的等待,竟然让我感觉到了漫长,有了些不耐烦。 “月儿,我们走吧,爸爸还有事呢。”我说。因为还要上班,不能再等了。 “唉!好吧。”她很失望,少了来时的欢蹦乱跳,不情愿的一步一回头地往回走。 就在我们刚刚走了二十几米的样子的时候,突然一阵秋风吹来,那棵枫树便向我们欢快地摇头招手,枫叶乘着凉爽秋风飘然而下,轻盈而不失沉静,炫丽中又有质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一定会有漂亮的枫叶。”女儿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 这句话从稚嫩的孩子口里说出,让我很意外,她还是一个对外面一切有无限兴趣的孩子。它让我思忖良久。是啊,许多事之所以不完美,有缺憾,不就是缺“等一等”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因为迷茫,不知道耐心等待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枫叶;我们因为有太多的欲望而浮躁,而不愿等待属于自己的那片枫叶;我们有太多的“其他的事”要去办,而错过那片将要落下的枫叶。 女儿又回到了原来的她,手里拿着那两片红红的枫叶,依然是欢蹦乱跳。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烈日,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望着女儿那张心满意足小脸,我想,孩子!在等待中成长吧,你一定会拥有一片最红的枫叶。 1.给文章加一个标题: 2.为什么女儿说“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这句话不得体,试着改一改。 3.“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风雨,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是什么意思? 4.女儿说“等一会儿一定有我的名字,”的根据是什么? 5.文中的 “等一等就好了”是什么意思? 6.生活你肯定有“精彩”错过?是什么原因,请谈一谈。
|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略无阙处 沿溯阻绝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句子 (1)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三峡的景色的?各有什么特点? 4.乙文表现了作者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
|
|
古诗文阅读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你的看法如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
|
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5)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学习委员推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在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
|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
|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 A. 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 B. 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的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与同情。 C. 《老王》一文通过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性格,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