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矍铄  臭名照著   全神贯注  迥然不同  张冠李戴   

狡洁  众志成诚   潜滋暗长  麻木不人  与日俱增 

错别字

 

 

 

 

改  正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防(      )   琴(      )    chún(       )朴    隔mò(       )

 

请根据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是你,给我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②书写工整规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闪光的戒指

①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②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唱着:金子金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 

③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我。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面跑去,李婶急忙跟了上去。 

④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是鸡叼了?是狗衔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 

⑤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 

⑥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 

⑦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大冷天,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手了。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 

⑧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 

⑨还了李婶60块钱后,深受感动的李婶求着母亲和她拜了干姐妹。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 

⑩弹指间20年就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新置了真皮沙发,李婶送的旧沙发只能当劈柴烧锅做饭了。揭开沙发坐垫,撕掉破破烂烂的绒布,我看到一枚戒指羞涩地畏缩在沙发角落里。 

⑪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又想起了隔着一段长长岁月的1976年的冬天。 

⑫妻子夺过戒指,利索地戴在手上,一脸的兴奋,好大一枚戒指,值一两千块钱,我也戴上戒指了。母亲用双手捧着妻的手说,这戒指样式过时了,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说着就从妻子手上捋下戒指。家里才盖罢楼房,哪还有钱买戒指?妻的脸阴得能挤出水来。

⑬夜里,我早已经睡下了,母亲将我从床上唤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李铮,我想和你商量件事。我不满地嘟哝道,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商量?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是这样的,现在都实行火葬了,一个巴掌大的骨灰盒就能盛骨灰了,再用棺木盛骨灰盒不是浪费吗?我想把棺木卖掉。 

⑭在母亲的坚持下,上好的棺木被人买走了。 

⑮后来,我的70多岁的老母亲进了趟县城,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 

⑯母亲还兑现诺言,给她的儿妻买了枚闪光的戒指。

1.阅读全文,简述题目“闪光的戒指”的含义。

2.仔细阅读选文,请将文章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借戒指 → _________________→ 现戒指 → 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字的妙用。

(1)当母亲将血汗钱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

(2) 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4.综观全文,说说母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不少于两点)

5.文章结尾,母亲“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谈谈你对母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

安之

①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

②首先是口味限制。中国菜的麻和辣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是大忌,所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国宴先和主打麻辣的川、湘说“再见”,重咸重油的鲁菜、徽菜如今也很少出现在国宴上。国宴包括冷菜、热菜、点心和水果,这里仅以热菜为例。

③开国大典上招待外国宾客的晚宴是八菜一汤,其中红烧口味占了半壁江山。后来为杜绝铺张浪费,国宴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到尼克松访华时期,国宴菜单为清淡的芙蓉竹荪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宴的菜单是干贝银丝汤、清炒虾球、酱烧小牛排、茭白鲜蔬、柠香银鳕鱼。2016年的G20峰会的国宴菜单是清汤松茸、松子鳜鱼、龙井虾仁、膏蟹酿香橙、东坡牛扒。

④其次是食材限制。一般情况下,国宴菜单中,几乎不变的主角就是虾。因为一目了然,吃法明确。虽然狮子头一直是国宴菜中呼声最高的,但多数情况下,它很少被品尝,一是因为外国的肉丸多数情况下是佐酱料而非汤类;二是因为葱和姜连很多国人都吃不了,更别说外国宾客了。

⑤另外,还要考虑清真、素食和过敏这三大难题。外国人的素食种类分得很细,有Vegan(完全素食)、Ovo-Lacto Vegetarian(除蛋、奶外完全素食,也是最常见的素食)、Pescetarian(除了鱼之外完全素食),等等。他们的过敏种类也很多,麸质过敏(大麦、小麦、燕麦、面粉)、乳糖不耐受、甲壳类海鲜过敏、坚果过敏、豆制品过敏等等。

⑥最后是价格限制。1984年后,外交部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指示,对国宴的标准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国家领导人举办的宴会,每位宾客为50元至60元;少数重要外宾,每位80元以内;一般宴会,每位宾客的标准为30元至40元。

⑦国家还明确规定,宴请来访外宾的次数不宜过多,宴请时中餐四菜一汤,西餐一般两菜一汤,最多为三菜一汤。最新的成本标准虽然没有再公布,但肯定有严格的限制。

⑧粤菜做法复杂,费时费人工,原本成本就高,再加上最为出彩的选材被约束,名贵的海鲜远超配额,因而也遗憾出局。剩下的闽、苏、浙,它们的共同点是:選料讲究、摆盘精致、口味清淡,多用食物原味。而只有淮扬菜经得起低糖低盐、少油少辣、排除过敏,甚至提供全素食等全方位考验。

⑨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足见其时扬州饮食之排场、精湛、丰饶。

⑩从文化角度来看,古城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淮扬菜更是“文人菜”“士大夫菜”。很多菜肴与文化的历史名人、琴棋书画、文化学派都有绕不开的关系,这样的菜肴自然更能代表国宴的餐饮文化和水平。

                                    (选自2016年第33期《南方人物周刊》)

1.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

2.请指出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第④段的加点词语“多数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4.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材料:淮扬地区物产丰富,盛产动植物水鲜,苏轼在《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此地俱有出产。但淮扬菜中没有山珍海味、生鲍燕翅,也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食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  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寡悔: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其所_________________

(3),复呼之_______________             (4)为良民: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得十千足衣食              太祖常劝读书

B. 于令仪如其所言与    左臂挂念珠倚

C. 盗入                    普又以人奏

D. 何苦而盗耶                而能以天下事己任

3.翻译下列句子。

(1)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2)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并阐述你从文中得到的启发。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1.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如何下雪。说说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夜雪的?

2.“时闻折竹声”,看似平常语,实则意蕴无穷。请赏析一下它的妙处。

 

语文实践活动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扬子江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扬子江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默写。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3)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造崩山之音。 

(7)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花此叶长相映__________

(9)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盛夏的茱萸湾公园,景色宜人。池塘内,一朵朵荷花像是一个个文静jīn_____持的少女。水草丛里,一只只bīn_____危的黑天鹅在顽皮地嬉戏。绿树枝头,一只只金丝猴有的上蹦下跳,有的在悠闲地_____息……此情此景,怎不让人zhù_____立流连!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4081/24158) 首页 上一页 14076 14077 14078 14079 14080 14081 14082 14083 14084 14085 1408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