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 江 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词分上下阙,请选择其中一阙,它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
|
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3)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2016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我们都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把你心中理想的生态环境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粥喝得多、喝得久了,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 ①新鲜的米粥的香味似乎意味着对于病弱的肠胃的抚慰和温存。 ②干脆说,大米粥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伤感的温馨,一种童年的回忆,一种对于人类幼小和软弱的理解和同情,一种和平及与世无争的善良退让。 ③新鲜的大米的香味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悠闲,一种软弱中的平静,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于恢复健康的期待和信心。 ④粥好消化,一有病就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 A. ④③①② B. ③①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①②
|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B. 《爱莲说》的体裁是“说”,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节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D.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多歧路,今安在?(怎么) (李白《行路难》) B.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动词用,指把蛇肉晾干) (柳宗元《捕蛇者说》) C. 益慕圣贤之道(学问,学说)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司马迁《陈涉世家》)
|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中的“突破”是名词。 B. “多年来,明视眼镜在专业、服务、产品上精益求精”的主干是“明视眼镜精益求精”。 C. 中国女排奥运会上的成功是因为她们勤奋努力的结果,除了这没有第二条捷径。(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 D. 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引发了人们对黄昏云彩的思考。)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你自己不及格,还笑话人家得了四十五分,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B. 加快改革步伐,对城市和经济发展来说,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人为大搞徒劳无益的“造城运动”。 C.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进步文明,但是科技又是一把杀手锏,如果缺少道德的引导,科技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D. “有偿新闻”是可耻的,因为新闻这个行当只有正义,没有交易,交易下的新闻也就失去了纯洁的灵魂,这是百姓深恶痛疾的。
|
|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绮丽 吞噬 一抔土 粗制滥造 B. 佝偻 迁徙 明信片 眼花瞭乱 C. 蓬蒿 祈祷 荧光屏 长吁短叹 D. 琐屑 销蚀 殊不知 唾手可得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繁衍(yǎn) 滑稽(jī) 头晕目眩(xuàn) B. 慰藉(jiè) 弹幕(dàn) 戛然而止(jiá) C. 吮吸(yǔn) 混沌(dùn) 越俎代庖(zǔ) D. 包扎(zā) 迄今(qì) 舐犊情深(shì)
|
|
作文:二 一 (1)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不可小视。 我有追求新事物的热情,有孜孜以求的态度,有探求未知的勇气,有对成功的渴望……我有自己的爱好,我当然不可被小视。 我也不可小视同伴。他们有的通晓音乐,有的球技出众,有的绘画精美,有的书法还屡屡获奖……他们都是我的对手、我的榜样。 甚至,我们还不可小视身边小事及一些细节,哪怕是些看似不起眼的。 请结合亲身经历或见闻感受,以“不可小视”为题写一篇文章, (2)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原来, 我没读懂”为题,先补好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