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 (2)媵人持汤沃灌( ) (3)腰白玉之环(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抄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辛、住读之苦等方面突出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 B. 作者生活在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有些许羡慕,却能坚守心中之乐,并无低人一等之感。 C.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既有先达和自己态度的对比,也有同舍生和自己衣着的对比,从而更好地衬托了作者的勤学态度。 D. 作者为了达到劝说的效果,集合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亲切平易。
|
|
仿照下面划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地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 , ;它像___ , 。
|
|
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朗读者》节目的推出,使人们重拾朗读之美,也越发喜欢上了阅读。(删去“使”) B. 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首款干线民用飞机C919试飞成功。(把“首款”调至“按照”前) C. 《航拍中国》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 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D.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对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引发了观众们的讨论热潮。 B. 惊惶的野鸭子窜进了茂密的芦苇丛中,一下子隐匿得无影无踪了。 C. 毕业在即,三年来各种学习生活画面历历在目,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D. 讨论会上,围坐在一起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慷慨陈词,气氛十分激烈。
|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 fèn了。( ) (2)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fán zào。( ) (3)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tóu yūn mù xuàn。( ) (4)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xīng lín wàn hù,天象庄严。( )
|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2)□□□□□□□?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一股“诗词风”迅速刮遍神州大地,真是“□□□□□□□,□□□□□□□。”(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合适的句子作答) (4)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默写李贺的《夜雨寄北》。 □□□□□□□,□□□□□□□。 □□□□□□□,□□□□□□□。
|
|
作文 小男孩Andy是手机控,在玩手机入迷难以自拔的情况下,妈妈和他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周围的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
|
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①随着夏日的到来,许久沉寂在树上的知了开始放声歌唱。②荷塘中艳丽的芙蓉仙子——荷花绽放了。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④在阳光的照耀和暖风的吹拂下,仙子们褪去羞涩,展现出妖娆的姿态。⑤你看,荷叶密密匝匝,使水中的鱼儿无法呼吸。⑥荷花或洁白似雪,或鲜艳似霞。 (1)文中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当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当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____句情感与文意不符,可删去。
|
|
材料一:漫画《我为什么不幸福》 材料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材料三: 幸福的哲学(节选) 周国平 ①谈幸福问题,价值观是绕不过去的。人生在世,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境界。有人可能会说,价值观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法讨论。我说可以讨论,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人性。 ②我们来看一看,人身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最值得珍惜,我们让它们处在一种好的状态,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人生就是幸福的。人身上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生命,二是精神。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生命什么也谈不上。同时,人不只是生命,还是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我写过这样一段话: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那么,怎么算是把命照看好呢?生命应该是单纯的,把命照看好,就是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精神应该是丰富的,把心安顿好,就是积聚心灵的财富,注重内在修养。 ③所以,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没有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也是好的状态,具备了它们,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因此,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支配自己的价值观,就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 ④用这两条衡量,我觉得我们时代的重大迷误是过分地从外在方面去寻求幸福,把金钱、财富、物质的东西、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大家一窝蜂都在追求这些。当然,你可以追求,但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把生命和精神的状态弄得不好了、混乱了,你就是因小失大,结果一定不幸福。所以,不要随大流,到底什么能让你真正感到幸福,你要去问自己的生命,问自己的灵魂。 1.材料一中,漫画的主人公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 2.材料三中作者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分析作者连用两个“一”的表达效果。 3.对于材料三第3节的论证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就提出了“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一观点。 B. 运用了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C. 用大量事实论据论证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与“幸福”的关系。 D. 最后得出结论: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 4.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幸福观。
|
|
丰子恺漫画里的春天 陈向向 众所周知,丰子恺是描绘童心的高手,他的漫画渗透着天真稚朴的气息,让生活在尘缘中的俗子,能暂缓“棋局”一般成人世界的谋虑,从孩童的眼神看到生命的真谛。然而,人们忽略了,丰子恺也是漫画春天的高手,因为童心和春天是相通的。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清·吕霜 以诗入画、以画配诗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黛玉葬花,不免生怜。然而春思是另一种情调,它有淡淡的惆怅,又有朦胧的期盼。一个半倚廊柱的少女,手里拿着“烦恼扇”,双燕的飞姿和盆栽的生机,舞动出阵阵春韵,与少女寂寥的背影形成对比。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晋·陶渊明 当丰子恺看到少男少女在流水边徜徉嬉戏,享受春意的明媚,不禁吟出“春水满四泽”。陶渊明的这句诗,原本只是描写春之景象,在丰子恺笔下却充满浓郁的人情。丰子恺的作品始终不离“人”,他用一双“有情”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慈悲着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在这幅画里,二人一柳一梅相映成趣,荡春风,沐春水。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元·吕仲实 根据这首诗,丰子恺描绘了春日、草庐、年轻的父母和幼儿,透露着与世无争、平淡和睦的气息。在丰子恺的春天意象里,有一份陶渊明式的境界。这个桃花源应该在春天里,在历经劫难的寒冬之后。在此意境中,有一种万物生的蓬勃与情的亲昵……这种醉人的味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画得出来。 打动我的,还有《闲庭春画》。描绘童心意趣是丰子恺最擅长的,在他的笔下,孩童手上的玩具由竹蜻蜓变成了小飞机、由小木车变成了小汽车。这个新时代的童话里,流淌的依然是童年的憧憬,是你我都有的简单幸福。 在丰子恺那里,春天有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趣和偶得的情调,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随然。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3日12版,有删改) 1.陶渊明,_______(填朝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填一文一诗)。文中所说“陶渊明式的境界”在吕仲实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和下面四幅画,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是作者对图____的评价,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诗画结合的典范,请品析。(从点线面构图、色彩搭配、情感意境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上面四幅画哪一幅最像传统年画?说说你的理由。 【注】年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