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②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③。 【注释】①敷(fū)浅原:古地名。②碎红:桃花的落瓣。③画梁:有彩绘的屋梁。燕子筑巢于梁上,故云。 1.请简要描绘一、二两诗人“见”到的景色。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将以下这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回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
|
下面语段中部分句子有语病,请按照提示写出修改意见。 ①一个民族应该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②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③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练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④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1)第____句成分残缺,应“_______”后加上“_________”。 (2)第____句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一词。 (3)第____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和“________”调换。
|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西游记》第十一回) (1)请简述“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什么誓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虞世南《蝉》) (4)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郑谷《莲叶》) (6)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7)学之,_______________,不学,_______________。(彭端淑《为学》) (8)人之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彭端淑《为学》) (9)___________________,更造崩山之音。(《列子》一则)
|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一个蓝色的星球在舞台中央升起,人们在球体上奔跑、欢腾(______)、xī(_____)戏――那是我们的地球,浩hàn(_____)的宇宙银河中weí(______)一已知的蓝色星球;那欢乐的人们,分别是你、我、他!
|
|
陪伴是一种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董卿《朗读者》有删改)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
|
自渡彼岸 雪小禅 (1)那年,他17岁。 (2)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包的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翼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还是遗漏了——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 (3)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带补丁的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的衣服…… (4)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钱。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 (5)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似乎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它就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 (6)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 (7)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两个小时,回来时天就黑了。 (8)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 (9)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烤在火墙边,换另一套前一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 (10)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二十几块钱。 (11)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 (12)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 (13)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 (节选自《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2.文章的第②③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文中的“他”在东北运木头的过程非常艰辛,请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艰辛的? 4.文章第(2)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 5.“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6.“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俛(fǔ,同“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biāo,带着一股风而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gǔ,吸饮)其脑,果腹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_______________ (2)虎大骇,远遁 遁_______________ (3)如是者三四次 是_______________ (4)蜘蛛引丝疾上 疾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复昂首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之间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同,请完成下列填空: 甲文侧重描写老虎的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甲乙两文的动物斗争的过程中,驴和蜘蛛的表现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
|
|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读完后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