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盛开在碗里的硬币

包利民

    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汉堡包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里,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⑤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⑥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一个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成如此鲜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

    ⑦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即使在如此的生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⑧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1.通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补充空缺的内容。

①“我”奇怪小女孩莫名的神情与独特的硬币花儿。

②“我”好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谢小女孩和碗里的硬币照亮“我”的生命。

2.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

3.结合全文,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我”所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4.试分析文章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

(1)材料一中的两个段落分别介绍了这档节目的哪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①段_________________     ②段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吗?(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原为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假如你参加了诗词大会,主体字为“酒”,请写出你能吟诵的带“酒”字诗句。

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________(人名)足智多谋的形象特点;小人国里,一把火烧得皇宫烈焰熊熊, ________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____________(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____________(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

(2)读名著,明道理。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写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①小人鱼         ②贝多芬        ③保尔﹒柯察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李煜《相见欢》中,通过萧瑟秋意表达词人孤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4)“挽弓引弦”在古代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薄着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跃马拉弓的激烈战斗场面。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 ⑤②①④③    B. ④③⑤②①    C. ⑤①④③②    D. ④②③⑤①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名信片          首屈一指          寻人启事

B. 坐镇           液化气          再接再厉          不胫而走

C. 狼藉           副作用          一愁莫展          通宵达旦

D. 脚裸           化妆品          真知灼见          鳞次栉比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车          换/南腔北          息事人/缺毋滥

B. 古          栏/灯火阑          惴惴不安/水流

C. /漂          星宿/风餐露宿          数典忘祖/见不鲜

D. 叶/项          跷/下自成          逸恶劳/高骛远

 

题目:它(他、她)开阔了我的视野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三、综合运用能力

材料一:广富古林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遗存,这些遗存证明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东周王两汉时期,当地已经形成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因此被称为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材料二:广富林遗址的规模布局设计建造很不一般。仿唐风格的知也禅展,庄重大气。陶窑、多孔石桥、仿古建筑群、陈子龙墓等别具一格。尤其是水下博物馆,其构思起点为根源文化和水乡文化,充分表达江南似水柔情的文化内涵。

1.作为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的宣传画,下列图片中哪张更合适?请简要说说理由。

2.下列与水下博物馆(图二)创意特点不符的一项是      

A. 将建筑压到水下,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压迫感。

B. 露出水面的简洁屋顶象征松江单一的农耕文化。

C. 水倒映建筑,通过湖面衬托,以倒影产生情趣。

D. 建筑和水融为一体,演绎出江南水乡温婉韵味。

3.最近有网友发了如下帖子,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论。

景区虽然是以上海之根名义开发的,但上海的历史其实也不过200年左右,一切不过是几个人工景点而已,不去游览也罢。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不让兰花知道

张丽钧

⑴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我 邂逅了两个 天使般的女童。当她们纯净如叮咚山泉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她们身后的一头小象开始陶醉地随着节奏跳舞。所有的人都被这美妙的画面征服了。当其中一位评委表示要去她们的家——热带雨林做客时,妹妹含泪提醒他说:“你一定要种一颗种子。”在这个舞台上,太多人的梦想都是去某个大会堂开演唱会,只有这两个小女孩,她们的梦想却是种树,是让小象回到它绿色的家。

⑵节目的最后,妈妈也上台了。她黑发如瀑,沉静内敛,浓郁的理想主义气质使她看起来光彩照 人。我眼睛一亮——这个女子,我曾在一份画报上见过!我紧张地盯着屏幕,担心她会怆然泪下。然而,她在笑,始终在笑。

⑶看到她,就想起了那个德国男人——马悠博士。他是一位“天赋籽权”主义者,带着宝贵的研究课题来到西双版纳,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西双版纳大片大片的人造橡胶林,在马悠博士的眼里无异于“上帝的 诅咒”——在热带,物种单一就意味着灾难。这位雨林再造之父开始焦灼地着手热带雨林的修复和再造工作。

⑷马悠博士说,世界上有2万种兰花,西双版纳有500种。珍奇罕见的兰花,多长在雨林的枯树上。马悠每天都要去寻找那些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兰花,然后,把这些娇贵的植物运回实验室里培植繁衍,两年后,再一株株地绑回到雨林的树上。这样,兰花家族就可以不断壮大。

⑸马悠在一场晚宴上对一个中国女子一见倾情,便送了她一件独特的见面礼——为她弹奏—首钢琴曲。他俩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并且,他的妻子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的所爱。

⑹他们种树。他们兴奋地掐算着,如果能活到120岁,就可以看到自己手植的树苗成林。他们的—双爱女相继降生。两个女孩赤足奔跑在森林般的庭院里,琅琅齐诵《道德经》。她们的玩伴是小狗、小猫,以及林中的昆虫。

⑺10年的日子,在痴望绿色、勾勒绿色、培植绿色、守护绿色中(a.缓缓b.迅跑)而过。然而,

(8)亲密战友的抽身离去,把她的心掏了个永难填满的洞。当被问及是否想退却的时候,她说:“人是有债的,现在,马悠的债在我身上。”现实中,她常面对一个个无奈。比如,有几个年轻人,晚上回家看不清路,就不假思索地把她和马悠种的几十亩林地点着了——他们把马悠夫妇的肋骨拆下,当火把来烧。

(9)她与荒蛮博弈。

(10)她与愚氓博弈。

(11)沉静的她,带着两个移植了父亲梦想的女儿住在雨林里。3个人一起唱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唱的歌,做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做的事。她们不想让兰花知道,那个常在高高的树下奋然救起坠落的兰花的人已然离去。作为马悠的替身,她们一起在雨林里小心翼翼看护着他那个来不及做完的梦。

1.文章第(3)-(11)段主要写了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悠和妻子一起种树,再造热带雨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⑴段作者说自己邂逅的两个女童如天使一般,是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语境,第(7)段划线处可填入的词语是_____,理由是_____

4.第(9)(10)两段独立成段,下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现西双版纳原住民的荒蛮与愚昧。

B. 强调马悠妻子护林时的坚定和勇敢。

C. 突出马悠妻子护林时的困难与危险。

D. 体现艰难的护林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5.第(8)段划线句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4783/24158) 首页 上一页 14778 14779 14780 14781 14782 14783 14784 14785 14786 14787 147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