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②⑤③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B.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C.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使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
|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污秽(huì) 筹划 锲而不舍(qiè) 锋芒必露 B. 菜畦(qí) 蝉蜕 气冲斗牛(dǒu) 一反既往 C. 蓦然(mù) 屏障 鲜为人知(xiǎn) 义愤填膺 D. 亘古(gèng) 祈祷 回环曲折(qū) 来势汹汹
|
|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
阅读选文完成24—28小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试分析第③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回答。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
|
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1)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选段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什么? 3.分析选段中两处画线句的含义。 4.选段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试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5.选段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
|
古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 (3)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 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 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 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
|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表现边塞奇寒天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如飞。 (8)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青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