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某班开展了“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仿照示例,任选下面列举的一位人物作简单的评价。 鲁迅 贝多芬 闻一多 福楼拜 示例:邓稼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从《邓稼先》中我们感受到他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 ②你最喜欢(崇拜)的名人是谁?并说说崇拜的原因。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花开的声音 ①花开也有声音么? ②一个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两三天前就显露出了雏形,这个“雏形”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刻终于在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汽球一下子灌进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一声“噗”的响动,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只见那由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③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急性子”,早在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形才微微显露出来,又再好几天,它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现在你的面前,但距离开放仍有些日子。我栽在阳台的那一株茶花,叫“五宝茶花”,枝头共有十几个花苞,它们之间好像有个约定,谁先开谁后开。那一天是休息日,我终于看到第一颗准备开放的花苞有些异样了,它在微微地颤动、颤动,仿佛是个睡美人,在阳台上睡了许久、许久,此刻才在深绿色的枝叶间苏醒,惺忪的眼眸,抖动的睫毛,微微地张开,张开。那张开的声音,和昙花的那一声“噗”完全相反,它是那么细微,那么柔和,那么舒缓。昙花开放的声音是短促的,茶花开放的声音是悠长的,不管短促或悠长,都是那么动听,那么迷人。由此我认定: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一种最美妙的乐曲,或者说是一种天籁吧! ④花儿这样,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当它突然出现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美好事物的孕育、萌发、成熟,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或许中间还会出现一波三折,受到某种压抑和禁锢。当它“破茧而出”或“破墙而出”时,会出现多大的冲击波啊,那一瞬间闪亮的冲击,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限的惊喜。这种声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才能听到。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另一种“天籁”了。 ⑤长时间以来,我都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我始终认为,在人世间,倾述是一种方式,谛听也是一种方式。一个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因为花开的那一刹那,会最充分地展开事物的内秀和外美,会给你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1.题目“花开的声音”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听到这种声音?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 4.作者如何由物及理,从自然之花联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请简要分析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永不录用 ①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②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③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④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⑤“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⑥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上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⑦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⑧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⑨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⑩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⑪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⑫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⑬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⑭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⑮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⑯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⑰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 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 ④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3.文章结尾:“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这样结尾的好处是? 4.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
|
古诗文积累。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4)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木兰诗》中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 。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①及辞赋②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③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④,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 时邺铜雀台⑤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⑥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 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 ⑤邺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亭台。 ⑥援笔:提笔,拿笔。 1.对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植/年十余岁 B.太祖尝/视其文 C.下笔成/章 D.时邺铜雀台/新成 2.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 ) ②异(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 4.太祖觉得曹植的文章怎么样? 5.读了本文,你觉得曹植是个怎样的人?
|
|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江上渔者①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小、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捕鱼为生的人。 B.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C.次句写岸上来往的人,只想着鲈鱼的美味 D.后二句写捕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随意闲适。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B.主要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C.此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
|
对下列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晨报讯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工作。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此次文物修缮,主要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牌、说明牌。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各级抗战文物的保护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存在局部残损的情况,小部分损坏严重。 A.北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B.北京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C.北京开始保养68处抗战文物 D.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
|
|
下面与画线的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朝鲜方面一意孤行,不断进行核武器研究试验,给世界各国的安全造成威胁,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对其进行制裁。这对它一定没有好处。 A.这对它一定不会没有好处。 B.这对它能没有好处吗? C.这对它能否一定有好处? D.这对它能有好处吗?
|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乐,忽略了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景致,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②玉兰花肥大的绿叶上闪烁着太阳的金光 ③窗外碧水粼粼,垂柳依依 ④连平常我非常喜欢听的清脆的鸟鸣,也听而不闻了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记日记。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 D.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