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B.我,一个莘莘学子,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爱学习的心。 C.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D.美国在南海炫耀武力的行径,再次折射出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屏障 隐秘 分水岭 通宵达旦 B.荣膺 阻遏 逻辑学 循规蹈距 C.妖饶 愧怍 管弦乐 相得益彰 D.预兆 诀别 四合院 闲情逸志
|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睿智(ruì) 抽噎(yē) 解元(xiè) B.伧俗(cānɡ) 隽永(jùn) 发窘(jiǒnɡ) 麾军(huī) C.骈进(pián) 拮据(jié) 商榷(què) 谮害(zèn) D.陨落(yǔn) 枘凿(záo) 恁地(rèn) 行事(hánɡ)
|
|
按要求作文。 请以“花开时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文坛老农”刘绍棠 ①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1997年3月12日因病逝于北京。 “神童作家”之由来 ②刘绍棠从13岁就开始从事写作并发表作品,立志要成为人民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家乡为基地,写反映当地农村生活的作品,受到作家孙犁的赞赏,其作品常常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1952年元旦,《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刘绍棠的小说《红花》,在全国青年中反响强烈。当时他上高中一年级,团中央便决定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同年,他的《青枝绿叶》写成后,《中国青年报》以整版篇幅发表,后来此文还被编进叶圣陶先生主编的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有趣的是,刘绍棠写此文时还是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当代乡土文学的一面旗帜 ③不论环境如何艰难,遭遇如何坎坷,他绝不自甘沉沦,依然埋头写作。他说,在中国作家中,他有两个独一无二:一是所有作品都是写自己的乡土;一是先后在一个小村里生活了30年。他把自己的笔伸向普通的农家。刘绍棠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在著作中写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20世纪风貌,为21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20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他一生的作品,没有离开大运河的背景,每部小说挤出的都是农民心酸的血和汗……也可以说他生产的都是精神上的“农产品”,真正称得上是文坛上的“老农”。他曾写诗曰:“芬芳故乡土,深深扎我根;运河水灵秀,哺育我成人。弄文违世情,无辜赤子心;仲永实堪伤,江郎岂才尽……恶竹根除去,雨后发新笋;请君拭目看,花开二度春。”这诗写出了他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④1957年,年仅21岁的刘绍棠从全国走红的青年作家,突然被打成右派,成为全国从上到下批判的文艺界三大反党典型之一,戴上了三类右派分子帽子,被开除党籍,回家乡劳动。其心灵蒙受了严重的创伤。 ⑤1988年8月,由于他长年伏案写作,积劳成疾,突发脑血栓。经抢救治疗,除了他的左半部身体有一些不听使唤外,他的大脑和言语功能,以及用来握笔的右手,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大病之后,刘绍棠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又开始了写作。 亲友眼中的刘绍棠 ⑥刘少棠的好友、作家从维熙深情地说:“刘绍棠61岁去世,成为我们这代人心里难以弥补的伤痛。”他回忆年轻时与刘绍棠的交往,就像一场美丽纯情的梦。 ⑦钱钟书这样评论过刘绍棠的作品:“阅读欣赏刘绍棠的小说,就好比坐在各种名贵佳肴样样俱全的盛大宴会的餐桌旁边,每样菜都吸引你吃,使你不知如何下筷才好。” ⑧刘绍棠的妻子曾彩美说:“在我的心目中,刘绍棠是伟大的,超凡的。大运河的乡土乡亲养育了绍棠,绍棠没有忘本,用一生的心血创作了大运河乡土文学,奉献给大运河,他被称之为‘大运河之子’。他说过:‘如果我的名字与大运河相连,也就不虚此生。’” ⑨刘绍棠的学生崔金生说:“绍棠先生一生安于农家生活习惯,平日里他总是身着半旧的中山服,圆口布鞋,一生不穿西服不戴帽子,即使出国也是那身中山服。你在他所有的照片中挑不出一张穿西服、戴帽子的相片来。” 1.通读全文,说说为何称刘绍棠为“文坛老农”?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品析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他一生的作品,没有离开大运河的背景,每部小说挤出的都是农民心酸的血和汗 (2)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阅读欣赏刘绍棠的小说,就好比坐在各种名贵佳肴样样俱全的盛大宴会的餐桌旁边,每样菜都吸引你吃,使你不知如何下筷才好。 3.请结合④、⑤段文意,为这部分内容拟写小标题,并说说全文采用小标题形式的好处。 4.请结合文意,阅读下面的助读资料,为作家刘绍棠拟一则颁奖词。(60字左右) 【助读资料】 刘绍棠,当代著名作家,河北通县人。1936年2月生,13岁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翌年退学。1957年,被错化成“右派”,并开除党籍。1979年恢复名誉,重返文坛后,他又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他创作了《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27部作品,而且接连获奖,受到读者的欢迎。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一)独具特色的济南民居 ①济南古城始建于汉,至清朝时形成了完整的布局。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至深,济南古城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又由于济南依山靠水且城内泉水众多,因此,济南古城区内的民居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既有北方民居建筑的厚重淳朴,又具江南水乡轻巧灵秀的特色,体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交融。济南的传统民居多采用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布局,多为“一进院”,只有富商和达官贵人才拥有“二进院”或多进院。富丽或雅致的宅院,精美考究,深具齐鲁文化底蕴。 ②门楼是济南四合院中的一大亮点,一般高约六七米,高于除正房外其他所有房间的屋顶。门楼形体深厚,造型质朴,体量高大完整。济南市宽厚所街的一座普通门楼(由于年久失修,局部遭到破坏),体现了北方民居的特点。门楼的瓦脊、挑檐等细部处理曲线优美,蝎子尾形花脊高高翘起,其轻盈舒展的形象与整体的厚重形成对比,与泉水的清泠、水巷的幽雅相呼应,既体现出传统艺术的精湛,也使得济南四合院有了江南水乡的韵味。门楼方位在济南民居中有绝对严格和统一的安排,这是受民间方位和风水观念的影响。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门楼位置一定位于东南角,坐西朝东的四合院,门楼必在东北方向上。据八卦说,这样开门,主“大吉大利”。这些符合了四合院传统的观念和习俗。 ③影壁是济南民居中最富装饰的地方。影壁即古代所谓的萧墙,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而建造的,它使人们进门后不是长驱直入,而是先见影壁,有个心理准备和迂回。济南的影壁大多与厢房的山墙相结合,既依附于山墙,又突出于山墙,它的四周为精美的砖石雕刻。影壁心子或用方砖拼砌图案,或饰以砖雕图案。最能体现济南特色的,是影壁上方也有高高跃起的花脊,与大门楼的花脊遥相呼应。 ④四合院随处可见的精美雕刻体现了济南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门楼、影壁、厅堂、虎座门,到处透着民间雕刻艺术。圆雕滑润丰满,浮雕行云流水,透雕玲珑剔透,都以琴棋书画、花草瑞兽为主要内容。(甲)“ ”“ ”等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心理;(乙)“ ”“ ”寄托了人们人丁兴旺的愿望;而(丙)“ ”则是主人追求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的写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泥荷花”的形象在济南四合院中非常多见,这正是济南地方特色的体现,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⑤泉水是济南传统民居形成的重要背景。济南拥有七十二名泉,这些名泉大多贯穿于民居之间。过去,院落依着青石板铺筑的小巷建造,深灰的瓦顶,粉白的墙壁,灰白的台阶,漆黑的大门,青石板下流出汩汩的泉水。江南小镇的特色景致在古老的济南显现出来,别有一番韵味。 1.本文主要从 等方面介绍了济南民居,其特点是 。 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门楼是济南四合院中的一大亮点,一般高约六七米,高于除正房外其他所有房间的屋顶。 3.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济南的影壁大多与厢房的山墙相结合。 4. 将下面五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处(其中甲、乙处分别填写两个),顺序依次是 、 、 。(只填序号) A.缠枝葫芦 B.寿鹤延年 C.多子石榴 D.梅兰竹菊 E.五福捧寿
|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5)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6)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五绝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笑”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
|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题。 鹦鹉灭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然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感,即为灭火。选自《杂宝藏经》卷二《佛以智水灭三火缘》)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画两处) 鹦 鹉 遥 见 便 入 水 濡 羽 飞 而 洒 之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3.这篇短文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
|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 户:门 B.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 C.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只是 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甚矣,汝之不惠 B.念无与为乐者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欣然起行 然足下卜之鬼乎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B.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