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B词又称“长短句”、“小令”,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C江河,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D《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下面画线部分的短语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丝绸之路是古人推进区域经贸文化交流

A)的伟大创造,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B)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新型开放合作关系的伟大工程,又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

C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内区域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更需要以劈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改革创新精神

D)来推动。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足球赛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B昨日来宁做宣传的这两人,在现场你吹我捧,这场面让前来采访的记者老杨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读经诵典需秉承修身养性之道,不能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狡黠  汲取  紧箍咒  心无旁婺     B.滞碍  萧索  闷葫芦  一代天娇

C.牡蛎  繁衍  绊脚石  锲而不舍    D.恣睢  罔然  炒鱿鱼  红妆素裹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chéng)罚    (chēn)怒   jiè)元    吹毛求cī)

Bxiè)渎       qiǔ)      成吉思hán

C.捆zhā)      bēi)包     tiè)       shì才放旷

Djǐ)梁       息(qī)      qiè       涕泗héng)流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陈权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隐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也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紧扣材料主旨,传递学习、生活中的正能量。

②抒写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现代文与阅读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⑴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

⑵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

⑶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⑷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⑸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

⑹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

⑺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⑻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怡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⑼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

⑽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

⑾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

⑿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

⒀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⒁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

⒂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

(作者:矫友田,选自《阅读》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理解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

(2)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2)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3.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一组。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

 

综合题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1.(1)探究结论:

2.(2)学校正在创建一个书吧,书吧两旁要悬挂一副对联,请补出对联后部分。

上联:学习

下联:阅读

3.(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论证,字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让心灵更深刻,并表现在气质与风度上。苏轼饱读诗书,使得他的诗词有一种豪放之气,他也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你的帖子:读书可以

 

按要求填空。

(1)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塞下秋来风景异,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

(6)请将苏轼《浣溪沙》一词空缺部分默写完整。

                                       。牛衣古柳卖黄瓜。

                 日高人渴漫思茶。                     

 

书谢御史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敢诘(                 (2)他事削其籍以归(          

2.翻译句子。

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7188/24158) 首页 上一页 17183 17184 17185 17186 17187 17188 17189 17190 17191 17192 1719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