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女接线员的言外之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进行竞选活动。这天,他在参观精神病医院时,有急事儿想从医院打个电话出去,由于是分机一直没有打出去。他暴跳如雷,对着话筒里的女接线员吼道:“姑娘,你知道我是谁?” “不知道。”女接线员答道,“但我知道,你是从哪儿打来的!”
|
|||||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
依次填人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宝藏。 ②在那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 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
|||||
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享受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用抄袭;③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
阅读《微笑的可乐》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微笑的可乐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开头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 2.品味文章第④段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6分) (1)“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一句中的“一座山”指什么?(2分) ▲ (2)“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当我踏上路的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请加以赏析。(4分) ▲ 3.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 4.本文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5分)
|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①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着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③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⑤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⑥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⑦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有删改) 1.第一段文字中,两个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如何理解?(2分) ①“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中的“鲜”: ▲ ②“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中的“可怜”: ▲ 2..文章第③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一句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什么?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4分) ▲ 3.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5分) ①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2分) ▲ ②沙漠变成绿洲是有可能的。(3分) ▲ 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分) ▲
|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②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与:亲附,拥护爱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 ▲ ) (2)小惠未徧 ( ▲ ) (3)忠之属也 ( ▲ ) (4)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 ▲ )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桓公仰而视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C.乃入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战则请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分)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 ▲ (3)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2分) ▲ 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