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下列关于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孩儿初见唐僧时装扮成一个顽童,骗取唐僧的同情,后来又假扮观音抓住了猪八戒。孙悟空装扮成牛魔王来救八戒,红孩儿用自己的生日测验“父亲”的真假。

B.鲁智深在桃花村痛打强娶刘太公女儿的周通,表现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心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曹刿论战》《陋室铭》中的“记”“表”“说”“论”“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其诗歌《观刈麦》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D.《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等。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在,科技治霾已经成为共识希望科技可以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蓝天,②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环保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治霾的进程。③如果舍本而逐末,那么雾霾的治理效果将大打折扣,④雾霾是当今各大舆论场不可避免的热点,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手段为雾霾问题的解决带来一道曙光。⑤但环境污染的主体在人,根治雾霾在于约束人的行为,科技只能为治理雾霾提供依据和手段。⑥很久以来,科技部就已经开始探索科技治霾的路径。

A.④⑥②①⑤③ B.④①⑥②⑤③ C.①⑤③④⑥② D.①⑥②⑤③④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惟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B.为更好地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蒙山县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

C.只有人人行动起来,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才能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D.5G之所以能飞速发展,是因为它能带来更快的连接速度,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造成的。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 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等医护人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最美逆行者。

B.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C.在她殚精竭虑的钻研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D.得知自己的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他如释重负,露出了14天来的第一个笑容。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辫的神气。

B.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章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C.一个男人跟朋友见面时杉杉有礼,可是在家对亲人动不动就大发雷廷——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D.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è)。

B.在那ɡènɡ)古的地层里,有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C.街上行人摩肩接zhǒnɡ),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 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不蔓不枝。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2020年的春节,人们的感受不一。有人觉得年味太淡,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不能四处走动,比较压抑。有人认为防控疫情需要大家安静待在家中,而且亲情和家庭氛围更浓了,这样过年别有意义。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请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正确、鲜明,结构完整,有理有据。作文内容记叙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此时你正坐在考场里进行着语文学科的考试,相信你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无不经历着一次次的“考试”,倘若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在人生行进的道路上,我们会走得更坚实。

请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中出现不准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600字以上。作文内容记叙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

 

完成下面小题。

决定成功的利器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___   [丁]处应填: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368/24158) 首页 上一页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