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2)命题作文: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套作、抄袭。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一寸缂丝一寸金 ①“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古往今来,扇一直是文人墨客、窈窕淑女的心头好。最近以霸屏模式领衔暑期档的《延禧攻略》中,就有不少雅致精美的扇子。没想到的是,想要get富察皇后同款、高贵妃同款的网友们却被价格难住了,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延禧攻略》同款团扇,价格从3800到6800元不等,甚至还有几万元一柄的定制扇,难怪网友大呼:这可比空调都来得贵。 ②那么,这些清宫美人用的团扇到底凭什么这么贵呢?这些精美的团扇又用了什么工艺、分为哪些种类?为此,记者采访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文保科研部的沈俊芳、孟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主理人孟李洁,一起来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吧。 ③扇子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人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为了障日、驱虫赶蚊的需要,便会随手摘取植物的叶子、动物的羽毛,简单加工后便有了扇子的雏形,所以扇子又有“障日”的叫法。到了殷商时期,人们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扇子,称为“障扇”,只是那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 ④而团扇,汉代就有关于团扇的记载,班婕妤《团扇诗》曾言:“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首诗歌对团扇有了初步的定义,团扇是用丝织物所制扇面的、圆形状的扇子。再往后,晋王献之妾桃叶作《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从这里面也可以了解,原本的素面扇已经开始有了绘画和装饰。 ⑤沈俊芳说,“团扇起源于汉代,但由于折扇流行,曾经一度衰落过。到了清代中晚期又开始流行。到民国时期,文人之间也会使用团扇,而且画面内容更为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都是有的。所以,团扇并不是闺阁女子才会使用的。” ⑥说起现今留存的团扇,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扇类文物近万件,绝大部分便是属于清宫旧藏。清宫藏扇以纸质及绢、绸、缎、纱、缂丝等织物质地的折扇和团扇为主,同时亦有少量竹扇、羽扇、象牙扇以及芭蕉扇等。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团扇绝大部分为清代晚期作品,少数为清代中期作品,主要分两大类:绢质(少量为纸质)的书画团扇和织绣类团扇。 ⑦在《延禧攻略》中,有不少精美的团扇便是仿制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比如富察皇后使用的那把上绣桃树、仙鹤,以明黄做基调的团扇便是仿自清代“黄色纱贴绫绢桃树双鹤图染雕骨柄团扇”,高贵妃那把红色六瓣海棠形宫扇是“红色缂丝《海屋添筹图》乌木雕花柄团扇”的仿制品,皇太后常执的一把绣有桃树、仙鹤的团扇则是参考的故宫博物院“纱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 ⑧“故宫博物院曾经办过一个展览,就是展示馆藏扇子的,当时展品基本以团扇为主,折扇并不多,工艺也以缂丝、刺绣、绘画居多。八角形、椭圆形甚至方形的团扇都有。”沈俊芳告诉记者,从故宫展出的藏品看,后宫女子使用团扇较多,而且不同的花样寓意也不同,比如太后使用的团扇上,仙鹤、寿桃都是意为长寿,便是很符合其尊贵的身份的。 ⑨而关于这一点,一直致力于发扬传统手工艺的孟李洁也表示,古人一向喜欢把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寄托在物件上,许多扇面上的图案花样其实都带着吉祥的寓意。“比如蝙蝠是代表福气满满,海牙是才气的象征,石榴则意为多子多福,牡丹便是富贵花开。” ⑩值得一提的是,《延禧攻略》里的团扇多为缂丝扇。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在清代,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等大为流行,且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使织物两面的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特别适合装饰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宫中有大量的团扇都使用了“透缂”的技术。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由此也可见宫中后妃生活的奢华。 ⑪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延禧攻略》请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作为指导。顾建东曾透露,缂丝技术与大家熟悉的刺绣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通过通经断纬,一丝一丝织就成的,在完成一个成品之前还要经过好几道复杂的工序,而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任何一点差错,整件产品就意味着作废,所以每一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⑫对此,孟李洁也表示了认可:“《延禧攻略》的同款团扇之所以价格高昂,也有其工艺价值所在。因为使用缂丝这种技艺,织起来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往往一天也只能织两三厘米。而另一方面,现在会这项传统工艺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价格也就水涨船高。现在市面上花形复杂一些的作品都要万把块钱,一般的也要上千。” ⑬不过,虽然时至今日团扇仍然被后人所赞美喜欢,它在发展过程中,却曾因为折扇的兴起很是衰败了一段时间。后来团扇在清朝能够得以复兴,也与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就是著名文人阮元。 ⑭阮元在浙江做官时,得到一柄宋代团扇非常欣喜,他依此柄团扇的样式请人仿制多把,作为考试成绩优秀学子的奖品。嘉庆元年(1796)陈文述应杭州乡试,阮元以《仿宋画院制团扇》命题,文述诗最佳,末句云:“歌得合欢词一曲,想教留赠合欢人。”阮元大赞,批其旁云“不知谁是合欢人”,并以团扇赠文述。得到赠扇后,陈文述便也开始制扇。这一事件,对清代中后期团扇再度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⑮之后,包括道光皇帝、咸丰皇帝也在团扇上有过绘画书法。由于皇室的青睐,在清后期,团扇又掀起一股热潮,但团扇的流行其实主要局限于中上层社会。因为团扇的携带使用毕竟是不便的,只有常年在家中或坐轿子的达官显贵才便于使用。 1.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的精美缂丝团扇? 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团扇起源于汉代,但由于折扇流行,曾经一度衰落过。到了清代初期又开始流行。到民国时期,文人之间也会使用团扇,而且画面内容更为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都是有的。所以,团扇并不是闺阁女子才会使用的。 B. 缂丝,也被称为“织中之圣”。因外形“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庄绰《鸡肋篇》),如同被刀雕刻过的丝绸,因而又被称为“刻丝”。由于织造工艺十分繁复,过程耗费工时极长,价贵比黄金,因此也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无论是作为上古陪葬品、还是唐人敦煌幡帐,宋元书画,再到明清帝后服饰,缂丝历来备受帝王贵族追捧,可见其地位之尊贵。 C. 故宫博物院曾经办过一个展览,就是展示馆藏扇子的,当时展品基本以团扇、折扇为主,工艺也以缂丝、刺绣、绘画居多。八角形、椭圆形甚至方形的团扇都有。”沈俊芳告诉记者,从故宫展出的藏品看,后宫女子使用团扇较多,而且不同的花样寓意也不同,比如太后使用的团扇上,仙鹤、寿桃都是意为长寿,便是很符合其尊贵的身份的。 D.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在清代,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等大为流行,且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使织物两面的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特别适合装饰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宫中所有的团扇都使用了“透缂”的技术。
|
|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三句都写只改前两句)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颈联、尾联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首联、颔联。
|
|
根据学习的文言课文内容,完成小题 《马说》《爱莲说》与《富贵不能淫》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露 B. 可爱者甚蕃 蕃:多 C. 香远益清 益:利益 D. 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马之千里者 居天下之广居 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年且九十 C. 此之谓大丈夫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 濯清涟而不妖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A.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管理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B.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C.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挥舞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D.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沟通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文字都通过某一载体发表了作者的观点。甲文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控诉,乙文赞美了君子的高洁品质,丙文赞美了“大丈夫”的美德。 B. 三段文字都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先叙述再议论,乙文采用对比,两文运用了排比,议论有力,振聋发聩。 C. 三段文字都概括了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甲文中千里马有千里之能却被埋没,乙文中莲出淤泥而不染,丙文中的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贼不移、威武不屈服。 D. 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安求”表达疑问语气,写出了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乙文用“独爱”写出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丙文用“淫”“移”“屈”写出了大丈夫之所以成为大丈夫的三个方面。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B. 电影《西虹市首富》爆笑连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 C. 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D. 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建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B. 此前,特朗普公然撕破脸,磨刀霍霍和中国打贸易战。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 C.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 D. 电影《我不是药神》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
|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B.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拖住了,趁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临空翔舞的“飞天”。 C.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 D.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弟开放。
|
|
下列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狡黠(xié) 襁褓(qiǎng) 狩猎(shòu) 广袤无垠(mào) B. 默契(qì) 嗔怪(chēng) 菜畦(qí) 相得益彰(zhāng) C. 祈祷(qí) 吓懵(měng) 倔强(jué) 怏怏不乐(yàng) D. 亘古(gèng) 妖娆(ráo ) 禁锢(gù) 挑拨离间(jiàn)
|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苍茫草地,不只有困难,还有坚韧;;深春长安,不只有破败,还有守望;离别站台,不只有感伤,还有理解;西风阳关,不只有苍凉,还有悲壮;雪后西湖,不只有寒冷,还有雅兴;古典园林,不只有山水,还有诗情;美丽幽径,不只有悲剧,还有沉思…… 请以“这里还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
阅读莫砺锋的《初谒稼轩墓》,完成小题。 初谒稼轩墓 ①我在飒飒秋风中走进稼轩墓园,想到自己年将七十才初次来谒,不由得大呼一声:我来迟了! ②半个世纪前从胡云翼的《宋词选》中读到了辛稼轩的词,便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仰慕之情。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我对稼轩的敬爱渐趋深沉。今年初接到上饶师范学院为纪念稼轩逝世810周年而举办的“辛弃疾与词学研讨会”的邀请函,看到会议包含“考察瓢泉、稼轩墓”的内容,大喜过望。10月28日,我们在上饶师院开会研讨,第二天便奔赴铅山,来到了稼轩的终老之地了! ③以前读过几篇关于稼轩墓的网文,都说山路曲折,地点难找,辛墓则掩没于野草之中,相当荒凉。心想元代张埜在酹稼轩墓的《水龙吟》中说得好:“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纵然是荒烟蔓草,又怎能掩盖住稼轩的凌云豪气?虽然这样想,难免还是对稼轩墓的荒芜冷落感到遗憾。好在时移势转,今日的情形已有改善。汽车驶入铅山县界后,虽然山路仍是弯弯曲曲,但水泥路面铺得相当平整,好几个转弯处都竖着“稼轩墓”的指路牌。田野里稻谷金黄,一片丰收景象。路边的“白发谁家翁媪”或许仍在“醉里吴音相媚好”,但“茅檐低小”已变成一幢幢小楼。车窗外接连闪过“稼轩中学”和“稼轩小学”的校舍,当年“锄豆溪东”“正织鸡笼”的儿童早已成为读书郎了。 ④不久,汽车驶进墓园,大家纷纷下车。众人来到稼轩墓前,先鞠躬行礼,再瞻仰墓茔。墓前两旁立有石柱,上面刻着郭沫若所题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石柱是水泥仿制者,粗糙简陋。墓碑乃清代乾隆年间由辛氏后裔所立,字迹漫漶,难以一一辨认。墓侧的杂草丛中立着一块刻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辛弃疾墓”字样的石碑,也已斑驳破旧。墓茔乃麻石砌成,直径不足一丈,墓顶青草茂密,整座墓茔稍显荒凉。 ⑤片刻之后,众人都来到墓前,排列整齐,便举行祭典。上饶师院的老院长吴长庚教授主祭,他先默哀致礼,再洒酒酹墓。烈酒浇在墓前的石板和青草上,顷刻之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香。我忽然想起稼轩曾作《永遇乐》以“戏赋辛字”:“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可见对于稼轩这样的英雄人物,酹墓非烈酒不可。 ⑥在前往瓢泉的路上,大家对稼轩墓园的简陋颇有议论。一路相随的铅山副县长王媛女士便向我们介绍以宏扬稼轩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铅山”建设工程,其中包括修缮稼轩墓园及近在咫尺的“瓢泉稼轩故居”,还说建在铅山县城里的辛弃疾文化公园已经颇具规模。果然,停晚时分我走进该园,老远就望见高耸入云的稼轩像。该像高30多米,基座建在狮山的峰顶,山脚下就是清澈的信江。走近瞻仰,只见稼轩如一株巨松矗立山顶。他左手握剑,右手执卷,双眉紧蹙,凝神远眺着北方的神州大地,身后的长襟宽袖与头上的头巾飘扬飞舞,分明是面对着猛烈的北风。 ⑦稼轩辛公!您身上没穿战袍和官服,却穿着书生的一领青衫,分明是乡野居士的身份。您左手所握的一定是那柄常在醉里挑灯细看的宝剑。您右手所执的是《美芹十论》,还是《九议》,亦或是晚年结集的《稼轩词》?想当年您斩将搴旗,铁骑渡江,叱咤风云,豪气冲天。您南渡后先献《十论》,再献《九议》,雄韬伟略,英才盖世,可惜未为朝廷采纳。以至于谢枋得为您喟然长叹:“惜乎斯人之不用于斯世也!”您在江南转宦各地,建飞虎军,灭茶商军,牛刀小试,便功震朝野。朱熹准确地称您为“帅材”,可惜如此身手未能在抗金战场上充分施展!您重视稼穑,热爱带湖、瓢泉一带的明山秀水,可是春雨江南的田园生涯怎能彻底取代胸中的铁马秋风?您未能立功封侯,也未能马革裹尸,最后在江南埋骨青山。您生前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有幸埋忠骨,但愿这片青山真能安顿您的毅魄英魂! ⑧稼轩辛公!您留给我们六百多首词,无论是回顾戎马生涯的军旅题材,还是抒写退隐情趣的田园内容,无不洋溢着侠气和豪情。梁启超题陆游诗集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此话若移用来评说您的词,更加千真万确。您是一位有胸襟、有担当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您是一位上马能杀贼、下马能草檄的英武战士。您挟带着北国的风霜与沙场的烽烟闯入词坛,您的词作旋律悲壮有如号角,激烈宛如战鼓,您以铁板铜琶的雄豪歌声振作了千年词史。您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旅诗人,是您召回了消沉已久的兵魂与国魂,是您唤回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愿您成为当代军人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愿您的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得以弘扬! ⑨“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公园。频频回首,高大的稼轩像在暮色中渐渐隐没。在离开铅山的路上,我心里已产生不久后重谒稼轩墓的愿望。 (选自2017年11月22日《中华读书报》) 1.第⑤段写道,稼轩曾作《永遇乐》以“戏赋辛字”。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辛弃疾为什么用“辛”字来评价自己的一生。 2.请从刻画人物方法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3.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用梁启超题陆游诗集的话来评说稼轩词更加千真万确? 4.请分析文章第③段对比手法的作用。 5.联系全文,归纳作者想要不久后重谒稼轩墓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