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首句抓住了______和______两种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气氛。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综合性学习 (1)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不逾矩。”(《为政》)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 (7)《咏雪》中形容白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他生长着。(朱自清《春》) (10)古人多借月抒发思乡之情,你知道那些诗句可以表达这样的感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开学前,我去书店买了笔、橡皮擦、练习册等文具。 B. 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C. 我家有许多本书籍,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城南旧事》。 D. 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奇迹 伦墩 响晴 唤醒 熙熙攘攘 B. 害羞 慈善 摇蓝 暖和 敝帚自珍 C. 秀气 镶嵌 安适 响午 人才济济 D. 肌肤 绿萍 贮蓄 地毯 蓝汪汪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嫩芽(nèn) 黄晕(yùn) 分歧(qí) 澄清(chéng qīng) B. 捶打(chuí) 憔悴(suì) 澹澹(dàn) 莅临(lì lín) C. 酝酿(liáng) 脸颊(jiá) 竦峙(sǒng) 粗犷(cū guǎng) D. 匿名(nì) 徘徊(huí) 唱和(hé) 绿茵茵(lǜ yīn yīn)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让自己美好,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让自己美好,也能带来彼此的美好。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鸟鸣声声 周国华 (1)满林子欢畅的鸟鸣声,唤醒了雷大刀那张大黑脸上久违的笑容。 (2)雷大刀习惯性地摆摆左手,犹如和熟悉亲密的家人打招呼,那幅陶醉的状态,全然忘记了自己身边还行走着一位将军。 (3)才离开了半个月,我还真的想这些小家伙啦。雷大刀嘟着嘴学了几声清脆的鸟叫。 (4)半个月前,天刚擦黑,雷大刀正赶回家吃饭,突然听到了凄厉的鸟啼声。他疾步赶去,果然——几只鸟儿正徒劳地挣扎在密密麻麻的网丝中。他狠狠地咒了一声,攀上树麻利地割断网丝,轻轻托住惊恐的鸟儿,动作轻柔熟练地为它们除去嵌入羽翼的网丝。一只、两只……鸟儿振翅消失在密林中。 (5)回去的山路上,几个黑影拦住他恶狠狠地问:“老光棍,这阵子山里的网是不是你割的?你再敢断我们财路,小心你的老命!” (6)雷大刀梗着脖子回答:“有我在,谁敢动林场里的鸟儿!” (7)黑影包抄过来,路边林子里的鸟儿惊叫着腾空四散。 (8)“好,试试你雷爷爷的厉害!”他左手紧攥木棒,低喝一声,避开为首的黑影迎面打过来的一拳,旋即弓身猛地击中黑影腹部,黑影“哎哟”一声蜷身倒地。后面的人愣神了一下。 (9)“妈的,连个一只手的老家伙都摆不平,操家伙!”黑影们气急败坏地回身取来铁棍冲上来。雷大刀左接右挡,撂倒了一个又一个。一根铁棍重重打在他背上,他扑倒在地…… (10)“要不是用左手,要还能动真格的,我雷大刀让这帮贼小子有去无回!”路过那天搏斗的现场时,雷大刀不服气地对将军叙说着。 (11)将军也不接话,只是看着雷大刀的满头银发。他曾无数次看见这个老部下挥舞大刀在敌群中厮杀,从来不知道退缩;他只见过一回雷大刀用左手使刀,也在这座大山里,那是他的右手刚被砍掉后! (12)是啊!这是雷大刀这辈子最后一次血战,也是将军百战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仗打胜了,将军却哭了。要不是意外从老战友那里得知雷大刀还在这里并受了伤,他绝没有勇气再次踏上这片令他伤心之地。将军环顾四周,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沧海桑田,这里哪还找得到半丝满目疮痍的战场痕迹?将军无比感慨。 (13)那时的阵地被炮火翻了个遍。战斗间隙,将军巡视前沿,正好听见几名战士围在一起聊着解放后的打算。有人说得赶紧相个媳妇,有人想要回家孝敬爹娘。轮到司号员李阿毛时,他叹了口气说:“打了二十来天仗,耳朵都被枪炮声震麻了,等胜利了,我想在老家四周都栽上树,我要天天听鸟叫……” (14)“咦,雷子,那会儿你不是说要回老家种地吗?” (15)雷大刀挠了挠头皮说:“这里不好吗,青山绿水的,再说老家其实连一个亲人都没了。” (16)翻过一道山梁,不远处,一排排白色的坟茔肃立在茫茫绿海之中,犹如整装待发的队列。 (17)雷大刀缓步走过去,掏出毛巾挨个为墓碑擦拭:“还记得吗?这是一连的狗娃子,冲锋时跑得最快;那是三连的刘大龙,手榴弹甩得又远又准……” (18)“记得,记得!”将军一一敬礼。 (19)雷大刀指着一处空穴说:“我死后就躺在这里,陪着弟兄们啦。” (20)将军一愣。 (21)雷大刀又指了指紧挨着的坟墓,颤声说道:“这是为掩护我而牺牲的李阿毛……” (22)将军凝神良久,对着雷大刀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23)习习微风中,鸟儿欢快的嬉闹声不停地在山谷回旋。 1.请概括本文围绕雷大刀写了哪几件事情?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狠狠地咒了一声,攀上树麻利地割断网丝,轻轻托住惊恐的鸟儿,动作轻柔熟练地为它们除去嵌入羽翼的网丝。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概括雷大刀的性格特征。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学会敬畏经典 谭旭东 最近,媒体上有两则报道很吸引眼球:一是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让林黛玉裸体死去,面对公众的质疑,她认为这是“很震撼”“很现代”的戏分;二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某副教授在博客上发文要求删除课本中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认为其中“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不但违反了交通规则,而且“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一个表现”。为什么这两件事看起来不大,各媒体的反响却非常之大,综合一下网友意见,我们发现,原因在于人们无法理解经典何以会遭到如此的曲解和篡改。 随着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经典的命运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人不再敬畏经典,而是想尽办法“戏谑经典”,“颠覆经典”,试图以此来吸引眼球或获得媒体的曝光率,如前几年网络上就有人“大话经典”和“水煮经典”,在一些图书和网络文字上把《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改成笑料,颠倒人物形象,把主体精神价值解构。这虽然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媒体时代言论的民主性和文化的多元取向,但也显示了文学经典面临否定和解构的危机。 应该看到,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是因为它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学品质,比如它有很标准的文法,它代表着某一个民族某个时代对生活的准确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二是因为它有思想震撼力,它容纳了深刻的生活内涵,并浓缩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智慧与思索。正因为如此,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非同寻常,值得后人“重读”。对待这样的文学经典,没有理由生硬地否定,而应该予以同情的理解和阐释,即把它放到合情合理的情景中,感受它的真挚情感,琢磨它如何艺术地传达个人体验。 对经典提出质疑不是什么坏事,但必须是站在“同情之理解”的立场上,给经典以应有的尊重,才不会任意篡改经典和否定经典,即使对那些并不能“永恒”而只是一时风行的作品,也要从审美体验出发,从创作的情境出发。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文学的文化的素养,在细致的品读中,真正感受经典的魅力,体验欣赏经典的乐趣。李少红之所以让林黛玉在新版“红楼”中裸死,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她不理解经典,或者她不懂得经典究竟应该如何“重读”;二是她可能并不懂得艺术的根本在哪里。不然的话,她肯定知道要使新版“红楼”更有震撼力,更具现代感,不一定要林黛玉脱衣服呀!再说,《红楼梦》原著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对爱有着纯真的痴迷,从“黛玉葬花”就可以看出她内心世界的美好与柔软,怎么可以让死后的她裸体与人相见呢?这非但不能给观众现代感,反而让人觉得恶俗。 当前影视艺术的低俗化之所以有愈演愈烈之势,恐怕与一些导演的艺术素养不高,不懂得经典文化有关。如果靠情色成分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奥秘。 靠把经典恶俗化来吸引眼球,其实是在愚弄观者、低估读者的智力。大众媒介时代文化环境的开明和文化形态的多样,给我们提供了更多阐释经典的机会,但我们也应该珍惜经典,传递经典,并以新一代人的智慧和识见来不断丰富和完善经典。只有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继承经典中最值得学习的品质,才能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开头引用两则报道有何作用? 3.第二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