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B.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C. 《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
|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 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茫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 ;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 让人欣喜, 让人着迷。 A. 唤醒 勇气 不仅 还 B. 震撼 勇气 虽然 但是 C. 震撼 喜悦 因为 所以 D. 唤醒 喜悦 即使 也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凄凉 百废俱兴 静影沉壁 铺毡对坐 B. 盛状 满目肃然 宴酣之乐 悲欢离合 C. 诲明 琼楼玉宇 玉盘珍羞 山肴野蔌 D. 婵娟 沙鸥翔集 迁客骚人 沉舟侧畔
|
|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B. 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C. 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D. 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
|
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或一句话.一本书、一则故事、一个微笑、一种执卷 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 要求:①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入 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
|
《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主要讲述了在_______________号潜艇上发生的故事。
|
|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B. 本书主人公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 C. 虎妞死后,祥子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好好生活的希望,走向堕落。 D. 本书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与同情。
|
|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 ,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 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 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3.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修改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背影》片段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①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②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 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 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 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 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3.品味语言。 (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忧憾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2)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革一下,给屋顶加点儿革,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地学习。 (3)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4)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5)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6)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7)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8)“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9)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10)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推动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B. “我”和老余的谈话 C. 瑶族老人的出现 D. 小茅屋的启示 2.选段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