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按要求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登飞来峰》中表达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题文)对王维的《竹里馆》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于一体。 B. 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 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D. 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
|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 ;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 A. 吟唱着人生的激昂慷慨与低缓 B. 驱赶着人生的黑夜 C. 容纳着坚硬的巨石和柔弱的小草 D. 饱含着人生的清醇与忧愁
|
|
(题文)下列汉语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都是副词。 B.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缩句后为“邓稼先是奠基人和开拓者”。 C. “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一句的主语是“我的母亲”。 D. “改革开放”“完全相信”“大家唱歌”“热爱祖国”是四种不同类型的短语。
|
|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以片段式的回忆,为我们连缀起一个私人生活场景中的鲁迅,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真实的鲁迅。 B.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C. 散文《最后一课》表现了法国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对祖国浓浓的深情。 D.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歌颂了木兰热爱和平,爱国尊亲的精神。
|
|
(题文)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五一”黄金周,不但让人无法闲适出游,而且让人身心疲惫,一些群众戏称黄金周俨然已经成为“黄金粥”。 B. 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C.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我国将对中高考进行大力改革。 D. 虽然医保体系已经覆盖了约95%左右的人口,但是异地就医仍不是件容易事儿。
|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故宫与法国的卢浮宫,两者的设计理念迥乎不同。 B. 父亲经过儿子的书房,看见儿子读书目不窥园,很感欣慰! C. 父亲一听说女儿离家出走便气冲斗牛,恨不得女儿立刻出现在眼前给他道歉。 D. “距离高考还有100天。”黑板上赫然写着。
|
|
(题文)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积攒 瞬息 波澜壮阔 来势汹汹 B. 澎湃 怪诞 深恶痛绝 锲而不舍 C. 元勋 妥贴 无遐及此 大庭广众 D. 累赘 衰微 锋芒毕露 鞠躬尽瘁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萦带(yíng) 收敛(lián) 目不窥园(kuī) B. 殷红(yān) 挚友(zhì) 义愤填膺(yīng) C. 疙瘩(gé) 阖眼(hè) 慷慨淋漓(kǎi) D. 朔气(sù) 污秽(suì) 妇孺皆知(rú)
|
|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老家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回老夫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到回信,命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吴家很受感动,也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吴两府消除隔阂,世代友好。 请以“友善”“仁爱”“宽容”“大度”“谦恭”中的一个概念作为主旨,以你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为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则用××代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