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B. 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陈晓恍然大悟,原来学习的压力源于他对自己的不自信。

C. 通常,有听力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语言。

D. 生态环境建设不是油然而生的事情,如果等到景区大开发时才着手,就为时已晚了。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杜塞尔多夫人口稠密________、经济发达,同时也是德国艺术文化重镇。

(2)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地洞》深刻展现了无处逢生、惶恐________不安的状态。

(3)湖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______(xiānɡ qiàn)在地球上。

(4)他将破旧的平房稍微______(xiū qì)后,就在里面开始了办公。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韩愈《晚春》)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拿起你的笔,写写自己“长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你真的“长大”了,也让我们分享你“长大”的滋味。

请以《长大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请书写工整,标点使用规范,这也会影响你的作文得分哦。

 

月  迹

贾平凹

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②“月亮进来了!”  

    ③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④“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⑤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进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⑥“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⑦“是树,孩子。”奶奶说。  

   ⑧“什么树呢?”  

   ⑨“桂树。”  

   ⑩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由镜中看月——_______——杯中饮月——________——沙滩议月。 “寻月”的过程清晰而又趣味盎然。

2.本文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讲故事,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摘录一句,并说说这句话里所蕴含的哲理。

3.《月迹》和《一棵小桃树》都写到了奶奶,都写到了奶奶智慧的爱和爱的智慧,如果让你以长大后的“我”的口吻,给奶奶写一封信,80字左右,你觉得在这封信里要表达哪些意思呢?

 

(批注指南)

①眉批:一般批注在文章顶部,大多是纵观全文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②旁批:一般批注在文章左右两边,可以从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记录心得体会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做旁批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应语句的内涵。

③尾批:一般批注在文章底部,大多是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进行总结与深入分析。

①大家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大家几乎都怒目的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大家越着急,门外的人越慢,似乎故意的磨烦(“拖时间”之意)(旁批一)。茶馆的伙计半急半笑的喊:“快着点吧,我一个人的大叔!别把点热气儿都给放了!”

  ②这话还没说完,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脸似乎有许多日子没洗过,看不出肉色,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小帽下杂乱的髭髭着;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③这个茶馆一向是包月车夫的聚处,像这个老车夫,在平日,是决不会进来的。

  ④大家看着他,都好像感到比刚才所说的更加深刻的一点什么意思,谁也不想再开口。在平日,总会有一两个不很懂事的少年,找几句俏皮话来拿这样的茶客取取笑,今天没有一个出声的。

  ⑤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的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⑥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⑦ “别动!”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说完,他在老车夫的脖子那溜儿听了听,自言自语的:“不是痰!”

  ⑧大家谁也没动,可谁也没再坐下,都在那满屋子的烟中,眨巴着眼,向门儿这边看。大家好似都不约而同的心里说:“这就是咱们的榜样!到头发惨白了的时候,谁也有一个跟头摔死的行市!”

  ⑨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还闭着眼,抬起右手——手黑得发亮,像漆过了似的——用手背抹了下儿嘴。

  ⑩ “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11 “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12 “先喝点水,不用忙。”掌柜的说,松开了手。

  ○13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14 “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的吸糖水。

  ○15慢慢的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的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他脸上虽然是那么厚的泥,可是那点笑意教大家仿佛看到一个温善白净的脸。

  ○16大家似乎全动了心。那个拿着碗酒的中年人,已经把酒喝净,眼珠子通红,而且此刻带着些泪:“来,来二两!”等酒来到,老车夫已坐在靠墙的一把椅子上。他有一点醉意,可是规规矩矩的把酒放在老车夫面前:“我的请,您喝吧!我也四十望外了,不瞒您说,拉包月就是凑合事,一年是一年的事,腿知道!再过二三年,我也得跟您一样!您横是快六十了吧?”

  ○17 “还小呢,五十五!”老车夫喝了口酒。“天冷,拉不上座儿。我呀,哎,肚子空;就有几个子儿我都喝了酒,好暖和点呀!走在这儿,我可实在撑不住了,想进来取个暖。屋里太热,我又没食,横是晕过去了。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

  ○18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19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旁批二)”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20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的喊出来。

  ○21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22 “我去,您坐下!”那个中年的车夫说,“在这儿丢不了车,您自管放心,对过儿就是巡警阁子。“他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把车放在这儿来!”

  ○23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一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24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鼻子冻得通红,挂着两条白鼻涕,耳朵上戴着一对破耳帽儿。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的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25 “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的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不拉啦。明儿个要是不这么冷呀,咱们早着点出车。对不对,小马儿?”

  ○26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27 “不用!”老者得意的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

  ○28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把杯中的酒喝干,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掏出块破布来,擦了擦嘴,他又向大家点了点头:

  ○29 “儿子当兵去了,一去不回头;媳妇——”

  ○30 “别说那个!”小马儿的腮撑得像俩小桃,连吃带说的拦阻爷爷。

  ○31 “说说不要紧!都不是外人!”然后向大家低声的:“孩子心重,甭提多么要强啦!媳妇也走了。我们爷儿俩就吃这辆车;车破,可是我们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挣多挣少,我们爷儿俩苦混,无法!无法!”

  ○32 “爷爷,”小马儿把包子吃得差不离了,拉了拉老者的袖子,“咱们还得拉一趟,明儿个早上还没钱买煤呢!都是你,刚才二十子儿拉后门,依着我,就拉,你偏不去!明儿早上没有煤,看你怎样办!”

  ○33 “有法子,爷爷会去赊五斤煤球。”

  ○34 “还饶点劈柴?”

  ○35 “对呀!好小子,吃吧;吃完,咱们该蹓跶着了!”说着,老者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小马儿把未吃完的一个包子整个的塞在口中。

  ○36大家有的坐着没动,有的跟出来。祥子头一个跟出来,他要看看那辆车。

  ○37一辆极破的车,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出木纹,一只唏哩哗啷响的破灯,车棚子的支棍儿用麻绳儿捆着。(旁批三)小马儿在耳朵帽里找出根洋火,在鞋底儿上划着,用两只小黑手捧着,点着了灯。老者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哎了一声,抄起车把来,“明儿见啦,哥儿们!”

○38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旁批四)

1.眉批:这是《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写祥子拉曹先生去电影院之余上了小茶馆,在这里偶遇老马和小马爷孙俩,                  的事,爷孙俩的命运刺激了祥子的内心。

2.(旁批一):此处老马的出场很值得欣赏:没有直接展现其音容,而是先写其进门时的动作,写其“似乎故意的磨烦”,妙处有二:              

3.(旁批二):通过老马的嘴,写“他”的吝啬,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___________

4.(旁批三):此处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后面(联系整本书情节) 埋下了伏笔。

5.(旁批四):祥子难受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6.尾批:在中、长篇小说写作中,有时候写“闲人”也有大用途,把“老马小马”这些次要人物,放在整本书中来看,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主要作用有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①“现在,他就在那块珊瑚石墓地里长眠在他的同伴们的身旁?”

②“是的。被所有的人忘却,我们除外!我们挖好了坟墓,而那些珊瑚虫将会尽责地把我们的死者永远封闭在里面!”

随后,这位艇长想用他颤抖的双手遮掩自己的面孔。但是,他无法控制自己,不禁(        )起来

B

①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刻钟。这些海怪被打败了,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最后都弃阵落荒而逃,消失在大海的波涛之中。

尼摩船长浑身是血,站在舷灯旁一动不动,呆呆地看着吞没了他的一个伙伴的大海,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睛里淌了下来

C

①在他房间底端的护墙板上,在他心目中的英雄的肖像底下,我看见一张一个年纪尚轻的妇女和两个小孩的半身照片。尼摩船长对着这张照片凝视了片刻,向他们伸出上臂,然后跪倒在地上哽咽起来

1.“哭”有许多种,如B处画线句,属于“痛哭”;C处画线句“哽咽”的意思是“哭的时候不能痛快出声”;语段A,尼摩船长想遮掩自己的哭,但是又没能控制自己情绪而发出了低低的哭声,我们把这种哭称之为________

2.以上语段中三处划线句都写到了尼摩船长的“哭”,这与本书中有些情节里写尼摩船长的果敢、坚毅甚至冷酷,是否矛盾呢?

 

《海底两万里》作为科幻小说,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下列不属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项是 (      )

A. 阿龙纳斯教授想要逃离鹦鹉螺号,于是故意引诱尼摩船长将潜艇驶入北大西洋大旋流,利用大旋流巨大的惯性甩力,把自己乘坐的小艇甩出来。

B. 当鹦鹉螺号搁浅,遭到土著人围攻的时候,尼摩船长用电击退了他们。

C. 南极遇险,鹦鹉螺号被冰山封住,船员们争分夺秒地奋力凿冰,氧气告罄,他们通过注入大量海水增加潜艇重量,依靠重量压碎了最后的冰层。

D. 海底狩猎,火药枪不能用,于是尼摩船长发明了空气枪,通过压缩空气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水底把子弹弹射出去。

 

小刚:这首诗中的环境、动作描写,也细致入微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闲敲”,写出了______

 

小明:你这小古文,倒是有趣。庄有恭确为神童。古诗中也有很多精妙的对仗。

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你熟悉吗?我觉得这首诗头两句的对仗就很工整。你看,他从季节和天气写起,“① ____”,写出了黄梅时节的天气特征,“② ____,写出了江南雨季的特别景致。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8682/24158) 首页 上一页 8677 8678 8679 8680 8681 8682 8683 8684 8685 8686 868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