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活在人类的心里

①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②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xī xū),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③只有鲁迅先生。

④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⑤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⑥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⑦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⑧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⑨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⑩只有鲁迅先生。

⑪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文章第①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3.④—⑦自然段记叙了鲁迅先生什么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4.第⑤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具体描绘,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    (2)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

(3)既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原文内容填空。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①不久归:将结束。②杨花:指柳絮。③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④才思:才华和能力。⑤解(jiě):知道。

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单说说其妙处。

 

名句积累。

__________,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__________。(《木兰辞》)

②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请结合本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对“天下国家”的看法。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的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

(1)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出自现代作家       (作者)的          (作品)

(2)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从人物形象方面对文中画线句作一处批注。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引用)《说和做》

B. 韩麦尔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夸张)《最后一课》

C.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排比)《土地的誓言》

D.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偶)《说和做》

 

下列关于文言文中称谓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在这里指君对臣的爱称。

B.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在这里指朋友之间的爱称;“阿蒙”是对别人的鄙视,不尊敬。

C. 陈康肃公善射。——“公”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说》——司马光——《资治通鉴》

B.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野草》

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说和做》)

B. 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回忆鲁迅先生》)

C. 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

D.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台阶》)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9668/24158) 首页 上一页 9663 9664 9665 9666 9667 9668 9669 9670 9671 9672 967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