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特大城市中,武汉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以政府令形式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城市。依照武汉市城市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中的55.6%(1814平方千米)被界定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分布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下图示意武汉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武汉市城市规划划定生态控制线的主要目的是( ) A. 控制城市规模,防止无序蔓延 B.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 C. 预留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 D. 协调城乡发展,提升经济水平 2.生态底线区适宜布局的产业是( ) A. 房地产业 B. 农产品加工业 C. 金融服务业 D. 休闲旅游业
|
|
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嘀嘀打车”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GIS GPS B. RS GPS C. GIS RS GPS D. 数字地球 2.“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 A. 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B. 解决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C.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D. 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
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消费水平 D. 科技条件
|
|
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 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 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
|
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较近 B. 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C. 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 D.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多
|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B.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C.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B. 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C.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D.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 Ⅱ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 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 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 2.“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 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 B. 有利于扩大内需 C. 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 劳动力人口增加
|
|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 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 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 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2.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 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 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D. 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
|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下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18% B. 82% C. 27% D. 58%
|
|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人口最大 B. 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 C. R2比R1所需的门槛人口大 D. 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