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下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B. 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C.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D. 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②实施人工增雨③降低水费④推广节水技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
|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图示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
|
第25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于2017年4月12日开幕。山东省菏泽市为我国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2012年,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专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菏泽市具备的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靠近黄河,水源充足 D. 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2.菏泽市某园艺公司每年生产鲜花牡丹80万枝,产品出口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菏泽市鲜花牡丹能够销往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A. 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保鲜技术 B. 适宜的气候 C. 廉价的劳动力 D. 优惠的政策
|
|
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 A. 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 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 C. 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 D. 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
读下图“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五星级宾馆 B. 甲为汽车销售点 乙为早点店 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 C. 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早点店 D. 甲为早点店 乙为五星级宾馆 丙为珠宝行 2.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相关 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 先增后减 B. 先减后增 C. 不断增加 D. 逐渐减少 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
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 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 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 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
|
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 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 2.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 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 3.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
|
|
(题文)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 ) ①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 ②人口迁移的方向 ③再城市化现象 ④郊区城市化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达26%左右,主要是由于近郊区( ) ①环境质量好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土地价格高 ④人文环境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