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某驴友骑自行车从四川泸定县城(海拔1310 m)出发,去西藏拉萨(海拔3650 m)旅行。图a为途中经过的米拉山口(海拔5013 m)图,图b为他在骑行途中所拍摄的峡谷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驴友骑自行车从四川泸定到米拉山口所经的公路特点是

A. 较平直,从山底直行至山顶    B. 基本沿河谷延伸

C. 呈“之”字形迂回,逐级升高    D. 完全与等高线平行

2.b中村落多沿河谷分布的原因是

A. 水能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自然环境优美    D.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3.b中村落分布都距离河流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其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洪水期被水淹没    B. 方便从河流中取水

C. 防止山区野兽的侵袭    D. 方便与外界联系

 

2016年9月4日至5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下图示意历届会议主办城市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城市中

A. ⑨城市位于①城市的东南方向    B. 多分布在中纬度地区

C. 西半球城市数量多于东半球    D. 均分布在北半球

2.与杭州相比

A. ②城市气温年较差较大    B. ④城市白转角速度较快

C. ⑤城市白转线速度较慢    D. ⑥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幅小

3.杭州G20会议期间

A. 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 杭州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 ②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⑥城市    D. ⑦城市昼最短,⑧城市昼最长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2)阐述缅甸限制翡翠石料出口的原因。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该区域内A、B、C三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的美誉。试分析其成因。

 

(2)分析里海水域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

 

(3)分析该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北疆铁路自新疆的乌鲁木齐市至中哈交界的阿拉山口,全长460千米,是兰新铁路的西延线,是欧亚大陆桥的一部分。艾比湖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位于北疆的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艾比湖平均水深仅1.4米,约2/3水域面积水深小于1米,最深处不足3米。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艾比湖面积变化图。

(1)分析北疆铁路对该地区发展的作用。

(2)对比分析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

(3)简述艾比湖面积的变化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时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的时常滋润,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秘鲁寒流经过利马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 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 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

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2.图乙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 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

B. 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

C. 仙人掌针刺和绒毛从空气中汲水

D. 波巴布树的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3.利马建城初期选址在热带沙漠之中,其主导因素有

①位于沿海平原,多港湾,交通方便      ②气候温和干燥,有浓雾露珠滋润

③附近有河流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④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规模比较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西藏阿里地区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盐层。当地居民选择春夏之交到盐湖直接取盐装袋。下图示意当地居民的主要取盐地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西藏阿里地区盐湖的主要成因是

A. 地壳隆升,海水外泄    B. 地壳断裂,降水汇集

C. 河流堰塞,河水汇集    D. 冰川侵蚀,积水成湖

2.当地居民选择在春夏之交取盐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B. 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低

C. 降水丰富,河流携带盐类充足    D. 湖水温度高,入湖取盐便利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    B. 江南丘陵    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

2.造成图中M时期地下水位与前、后时期不同的原因是

A. 受副高影响    B. 受离岸风影响

C. 受台风影响    D. 受冬季风影响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A. 海水深度较浅    B. 海面风浪较小

C. 渔业资源丰富    D. 海水周期涨落

2.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A.     B.

C.     D.

3.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 捕鱼产量增加    B. 有利水体净化

C. 避免海岸侵蚀    D. 资源持续利用

 

下图示意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理要素为

A. 海拔高度(m)    B. 年蒸发量(mm)

C. 海平面气压 (hPa)    D. 年降水量(mm)

2.影响西部沿海该要素南北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纬度位置

C. 地壳运动    D. 植被状况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8317/41910) 首页 上一页 18312 18313 18314 18315 18316 18317 18318 18319 18320 18321 183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