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
|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 玉米 B. 小麦 C. 大豆 D. 高粱 2.“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上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
|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层,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叠加图层包括(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丙 2.①②两居民区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较平坦 B. 河流交汇处 C. 公路运输较便利 D. 人口较稠密
|
|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 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 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 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 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
|
2016年7月1日7时41分,成都至上海虹桥的D628次动车组在成都站启动,标志着中国铁路网“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铁路大通道正式全线投入运营,川渝地区从此融入中国的高铁版图。读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1.有一批机械设备要从上海运往重庆,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海洋运输 C. 公路运输 D. 内河运输 2.汉宜(武汉—宜昌)铁路是沪汉蓉铁路的重要一段,该段没有选择沿(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 地形复杂,路基不牢 B. 河道弯曲,线路太长 C. 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 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 3.汉宜铁路正线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6%,其原因主要是( ) A. 为生物提供通道 B. 加快建设速度 C. 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D. 多洪涝、泥石流 4.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 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C.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 D. 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
|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 265 825 048相比,十年共增加73 899 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其中,0~14岁人口为222 459 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 616 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2: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1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_____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我国应如何应对此问题?。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