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在C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__(水循环环节)有密切关系。 (2)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和重力能。 (4)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5)如果图中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每年4、5月份会有春汛,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处地面冷热不均,甲、乙中受热的是 处,气压 ;冷却的是 处,气压 。 (2)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处。 (3)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城市中心。若此图是海洋 和陆地之间白天热力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陆地, 是海洋。(填甲或乙)
|
|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环境污染 B. 水土流失 C. 荒漠化 D. 土壤盐碱化 2.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加拿大 C. 德国 D. 科威特
|
|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欧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
|
下图为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A. 20世纪初期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末期 D. 20世纪60年代 2.该国在20世纪末期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进退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台风影响先后 D. 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 人口稀少 B. 经济落后 C. 平原地形 D. 高原和盆地
|
|
西南旱灾造成的主要影响有( ) ①农业减产 ②持续高温、无降水天气 ③大熊猫等野生珍稀动物饮水困难,大批死亡 ④边远乡村面临“水荒”,生活困难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2009年入秋后,我国西南五省(云、贵、川、桂、渝)遭受百年不遇持续旱情,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灾情严重。进入春播期,大部分水田改为旱作,地方政府动用一切力量,组织灾区群众全力抗灾,稳定经济生活。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缺水问题只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B. 干旱缺水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配不均造成的 C.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 干旱缺水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 2.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 南旱北涝 B. 北旱南涝 C. 南北皆涝 D. 南北皆旱
|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 春旱、寒潮、沙尘暴 B. 寒潮、台风、沙尘暴 C. 伏旱、暴雪、沙尘暴 D. 伏旱、洪涝、冻害 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
|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