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Y地位于北京的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2.从X地到Y地沿最短路径的方向是 A. 向正东 B.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C. 向正西 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
读下面“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图中的具体表现。 (3)此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
|
|
读下面“北京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 ,B ,C ,D ,E 。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 ,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 。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 。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
|
甘肃金昌,因矿而兴,也因矿而痛。长期以来,以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相关化工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消耗高、环保压力大、产业链条短、资源依存度强。金昌曾两度戴上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黑帽子”。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是金昌市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读“甘肃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金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2)金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 (3)金昌市通过哪些途径实现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回答图中数码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林区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 →加剧洪灾。 ②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 →水土流失。 ③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 →河流净化能力降低。 ④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 →河岸后退→洪水灾害。 ⑤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 →海水入侵。 ⑥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 →航道变浅。 (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形成以上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哪一种? (3)为了使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图中范围内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以花卉、蔬菜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 大气温度增高 B. 大气降水增多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
|
为保护和恢复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禁止自然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环境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我国为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之一,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 ) A. 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B. 扩大耕地面积,减小土地压力 C. 消除自然灾害 D. 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下列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B. 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核心 C. 就我国广大乡村而言,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D. 建设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海市的环境问题,而不是发展经济
|
|
读下面“我国某集团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 B. 原料 C. 能源 D. 市场 2.图示生态产业园生产过程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 ) A.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 共同性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