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 技术条件提高 C. 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 交通条件改善 2.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A. 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B. 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 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 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
|
下图为世界四个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地: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 乙地: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规模小 C. 丙地:混合农业——市场适应性强 D. 丁地:大牧场放牧业——水利工程量大 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温带、亚热带季风区 B. 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产品商品率高 C. 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高 D. 丁主要饲养牛羊,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
|
如图为2010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省区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 ) A. 水源 B. 土壤 C. 地形 D. 气候 2.与广东相比,海南甘蔗播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距离更近 B. 交通更便捷 C. 生产成本更低 D. 技术更先进
|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右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该选择在(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 市区 B. 郊区 C. 市中心 D. 农村
|
|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城市)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 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 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 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 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 城市里快餐店比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 小镇上有快餐店,可能没有大酒店,这是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 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级,因而会淘汰一些快餐店,增加一些大酒店
|
|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米2)。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B. 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 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 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 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 C. 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 地势平坦,工厂林立
|
|
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 B. 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 C. 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 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
|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说明该地区( ) A. 城市化水平很高 B. 人口密度很小 C. 农村人口为2500万 D. 大约30%的人口在城市居住 2.此图的人口构成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 印度 B. 美国 C. 中国 D. 韩国
|
|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 迁入率持续上升 B. 迁出率持续降低 C.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 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上海 B. 新疆 C. 湖北 D. 河南
|
|
如图反映的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完成下列各题。 1.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四个国家中,分别属于现代型和原始型的增长模式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