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环境质量 B. 交通条件 C. 地租高低 D. 建筑水平 2.在P区域常形成( )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高科技产业区
|
|
读“鲁尔工业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业区后来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 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 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 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 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
|
某企业于20世纪在云南西双版纳建橡胶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西双版纳建橡胶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 A. 靠近原料产地 B. 交通运输便捷 C. 市场庞大 D. 技术领先 2.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立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原料 B. 廉价劳动力 C. 市场 D. 先进技术
|
|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B.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
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乳畜业 C. 混合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3.促进该地农业生产结构如此改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生产技术 B. 市场 C. 政策 D. 劳动力
|
|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 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 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 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由于( ) A.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 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 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 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
|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2.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 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 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 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 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
|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②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③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多 ④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b ②b<c ③b<d ④c<d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下图所示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A. a曲线 B. b曲线 C. c曲线 D. d曲线 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化区
|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 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时期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