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严重短缺,成品油依赖进口。2010年7月我国和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在该国最大城市拉各斯(位置见下图)投资80亿美元兴建大型炼油厂。此外,我国还有许多企业参与尼日利亚农业、矿业、电力、铁路等行业建设。 (1)分析拉各斯建设大型炼油厂的优势条件。 (2)分析中尼两国石油资源合作开发前景广阔的原因。 (3)说明我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
|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 乳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游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 市场 C. 交通 D. 劳动力
|
|
棉花原产于印度,耐旱、耐盐碱,喜光照。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为甲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限制该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气候温和,棉花需求量小 B. 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 C. 地势低平,涝渍严重 D. 劳动力少,种植成本高 2.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
|
|
读某国多种运输方式客运和货运周转量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国最可能是 ( ) A. 俄罗斯 B. 日本 C. 蒙古 D. 哈萨克斯坦 2.在该国客运和货运结构中,公路均占优势的主要原因是 ( ) A. 汽车运量大,速度最快 B. 汽车运输成本最低,较为安全 C. 该国山地面积大,公路运输更具灵活性 D. 经济落后,铁路运输需求量小
|
|
读世界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中等温线的描述及其理由成立的是 ( ) A. -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海岸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B. 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向-15℃变化是因为处于夏季,海洋气温低,越远离海洋气温越高 C. 两条等温线在60°附近均向南弯曲,是地形原因导致 D. 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是因为寒流的影响 2.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 ( ) A. 旭日冉冉升起 B. 夕阳徐徐落入地平面 C. 日上三竿 D. 夜幕深沉
|
|
下表为沿36ºN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相关指标对照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沿36ºN大西洋水温高于地中海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大西洋海洋面积大,升温快 B. 36ºN大西洋受暖流影响,获得热量 C. 地中海蒸发旺盛,损耗热量多 D. 地中海周围陆地反射作用强,吸热少 2.地中海盐度高于同纬度大西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中海 ( ) A. 水温更低 B. 密度更大 C. 水位更低 D. 蒸发更旺 3.设大西洋表层流向地中海的流量为a,地中海底层流向大西洋的流量为b,则 (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比较a、b大小
|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地理事项的描述,最符合该岛国客观实际的是( ) A. 7月降水丰富 B. 沿海水深坡陡 C. 沿海气温高于岛屿内部 D. 岛屿中部地势低平,有公路穿过 2.四地中最适宜建造港口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中岛屿位于( ) A. 暖流东侧 B. 板块消亡边界 C. 常绿硬叶林带 D. 大西洋
|
|
读“某季节索马里洋流流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季节为北半球的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驱动图示洋流的盛行风及该洋流的性质是 ( ) A. 东北季风,暖流 B. 西南季风,寒流 C. 东南季风,暖流 D. 西北季风,寒流 3.图示洋流沿岸的景观为 ( ) A. 热带荒漠 B. 热带雨林 C. 热带草原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
贝丁顿社区位于伦敦西南。为减少建筑热损失,建筑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等,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下图示意贝丁顿社区能源循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当地气候 ( ) A. 冬季阴冷潮湿 B. 夏季寒凉干燥 C. 气温年较差大 D. 降水年际变化显著 2.符合社区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 ) A. 屋顶种植景观植物 B. 建筑设置隔热层 C. 控制居民生活用电 D. 社区栽种速生林
|
|
下列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有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所在国家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 甲地所在国家的唯一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C. 乙地盛行风为西北风 D. 在乙地风力最小的季节,甲地的风力也较小 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②地势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