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下面是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山东某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研究,他们调取了当地的地形、气候、农林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如下: 资料一:山东半岛某区域图 资料二:通过对当地的考查发现,该地绿树成荫,草木茂盛。夏季降水量较大。当地农民收入低,生活较困难,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当地政府发动农民在丘陵广泛种植苹果,但又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结合资料一,从地形、水文角度说明该区域西北部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2)(8分)结合资料,推测广泛种植苹果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原因。[来
|
|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图左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图右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2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的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4分)
|
|
(6分)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A、B气压中心的形成原理。(3分) (2)分析D地区季风的成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
|
读我国某地区的局部 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23~25题。
1.关于图中①处河谷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B.岩层断裂下陷形成 C.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D.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 2.图中②处的地质构造及其地貌成因为 A.背斜,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而 形成的谷地 B.断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C.向斜,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的谷地 D.裂谷,②处顶部岩层受水平张裂作用后,下陷受侵蚀形成的谷地 3.图示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正确的是 A.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B.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C.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D.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完成各题。
1.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C.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高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2.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
|
读甲、乙两图,回答各题。
1.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A、B两城市的气候特点相同 C.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D.甲乙两图所在地区的地形成因相同 2.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②盛行东南信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③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分布图(日平均气温距平是指日平均气温与一年内日均温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读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的数值大小及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12<甲<14,距海较近,降温较慢 B.6<乙<8, 盆地地形,山脉阻挡 C.14<甲<16,地势低平,气温较高 D.8<乙<10, 光照较弱,气温较低 2.若图中的等值线分布能反映我国某种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则下列关于该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度是南方大于北方 B.冬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其形成与冷锋、气旋有关 D.次年病虫害与该灾害等级一般呈负相关
|
|
下图为A、B、C三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下列A、B、C依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三地纬度由高到低 B.该日日均温由高到低 C.三地经度由东向西 D.该日日出时间由早到晚
|
|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煤、石油、核能等能源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③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一些地方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④耀斑爆发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⑤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A.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
某日,位于铜镜处(33°N)的人们正好看到太阳位于下图中的山顶处。此时,阳光恰好被铜镜反射到陡崖处藏宝洞的洞口。一年中,铜镜能接收到正午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