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专家描绘的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完成各题。
1.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来说,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是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
|
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回答各题。
1.从A机场到B机场的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9小时 2.降落到B机场时的当地时间为 A.7月2日11时 B.7月1日21时 C.6月31日19时 D.6月30日19时 3.在B机场降落时 A.正是阴雨绵绵 B.正受寒潮影响 C.太阳正在西北落下 D.正受台风影响
|
|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
|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各题。
1.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A.3时 B.9时 C.15时 D.21时 2.经度相差900的两地,在一个太阳日的周期内,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可长达 A.6小时 B.18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
|
下图圆弧EF为某一纬线圈的局部,O点为该纬线圈的圆心,E、F两点分别是某日晨线和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E点所在经线为165°E,P为线段EF的中点。回答各题。
1.若当日E地昼长为4小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地14:00(地方时)日落 B.E、F两地分属于东西两个半球 C.E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E、F两地属于同一个日期 2.若E在35°S,当OP长度为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我国南极昆仑站(80°25′S)出现极昼 C.哈尔滨冰雪节开幕 D.“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油菜花开
|
|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各题。
1.a溪流的图示河段最大落差可能为 A.20m B.40m C.60m D.80m 2.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一种水利工程。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b B.c C.d D.e
|
|
(26分)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a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丁河流域1970年代以来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水库),流域内实行封山育林。图b是图a中丁河流域不同年代平均输沙量季节变化图。 材料三:丙市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被誉为“千年瓷都”、“世界陶瓷文化圣地”,陶瓷产业体系完整,陶瓷创意基础深厚,拥有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多家以陶瓷文化产学研为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实施,该市把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做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1)说出图a中①湖泊对所在地区的重要生态作用(4分)。 (2)与1970年代相比,简述2000年代丁河输沙量的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8分)。 (3)指出与甲地相比乙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简评丙市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
|
(12分)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与欧洲相似第四纪时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4分)。 (2)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4分)。 (3)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
|
(12分)材料一: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公里。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 (1)说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6分) (2)随着三沙市常住人口的增加,请说出该岛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方法。(6分)
|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甲河( ) A.结冰期长 B.为外流河 C.有凌汛现象 D.冬季含沙量较大 2.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地壳抬升 C.入湖河水减少 D.人工围堰 3.观测发现,乙湖沿岸终年昼夜风向相反,若某游客在①处疗养,夜晚最可能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