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献记载理解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取碱浣衣”与酯的水解有关 B.《天工开物》中记载:“人践着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文中的“枲、麻、苘、葛”主要成分属于糖类 C.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治疟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绞取汁”属于萃取过程 D.《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文中“盖泥法”的原理类似于活性炭吸附
|
|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为测定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取23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当滴入200g稀盐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共收集到8.8g二氧化碳。求: (1)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2)2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_______
|
|
小熊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 (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气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学习交流) (1)氢氧化亚铁是白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熊联系到CO2与C的化合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请模仿写出这个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
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KNO3、K2CO3、BaCl2、CuSO4、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溶液; (2)往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3)向(1)步得到的清液中加AgNO3,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试推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
|
现有五种无色溶液,分别为Ca(NO3)2、HCl、AgNO3、Na2CO3、BaCl2,为了鉴别它们,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将它们两两混合,实际结果如右表,表中“↓”表示沉淀,“↑”表示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 (1)根据表推断(用化学式表示):C为_______,E为_______。 (2)写出A与B、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
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 (2)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8个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可能)。
|
|
如图所示,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魔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 (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
|
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CuSO4、NaCl B.K2SO4、NaNO3、NH4Cl C.CaCl2、Na2CO3、AgNO3 D.BaCl2、Na2SO4、NaO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