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诞生于这里的“思想”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是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B. 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D. 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入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

A. 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 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致力于社会革命,废除封建统治基础

D. 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C. 文学革命的推动    D. 制度环境的大变化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

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

B.“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制度和观念

C.“西学为用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这一思想在洋务派的努力下得以付诸实践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科学理性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强国御辱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17/68464) 首页 上一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