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已经H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 A. 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 B. 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的制度化 C. 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D. 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 A.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
从1960年到1978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世界领先。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B. 苏联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 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 D. 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
|
|
1954年,美国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系东南亚条约组织,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华盛顿还与汉城(1953年,今首尔)和中国台北(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表明 A. 美国强化亚洲冷战政策 B. 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 C. 冷战的焦点转移至亚洲 D. 美苏在亚洲对抗逐渐激烈
|
|
1947年,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对这一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与发展 B. 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C. 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 D. 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被马歇尔计划排除在外
|
|
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玉米,棉花,花生,大米,烟草和小麦)和“增加地力的”(豆科作物和牧草)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A. 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 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 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
|
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据此可知,布哈林 A. 批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B. 主张加大国家投资来解决工业化急需的资金 C. 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D. 认为苏联的经济建设不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
|
|
(题文)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 A. “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B. “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C. “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D.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
|
(加试题)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 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C. 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 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
|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 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 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 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