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

A. 战国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下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曹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描述的是

A. 白渠

B. 漕渠

C. 坎儿井

D. 都江堰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①玉米

②水稻

③小麦

④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从划分学区、各级学校及其课程设置,直到海外留学等有关教育规划作了明确的规定。1879年,重新烦布了以美国教育制度为样板,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令》,其特点是中央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尊重地方的自治和自由。1886年,日本建立了以小学为基础连贯的学校系统和类似于普鲁士的双规教育制度,企图通过小学教育使大多数国民养成誓死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大学和实业学校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这样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

(2)报椐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日本近代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危机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题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海防观念意识基本沿袭明朝统治者的思想模式。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而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清朝水军建立伊始,其方针是“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战略思想。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材料二  郑观应认为,中国海岸线绵长,防不胜防,“为今之计,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定沿边海势为北、中、南三洋”。“北洋”以旅顺、威海为重镇,“中洋”以崇明、舟山为重镇,“南洋”以南澳、台湾省、琼州为重镇。如北洋有事,除大沽、旅顺、威海等处防守外,“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如南洋有警,“则调南洋各海船,以扼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海峡,迎击于海中”。他还认为中国应“以商为本”、“工商为本”,先富而后强,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

——以上均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 使美元成为国际性流通货币

B. 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 美国确立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D. 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769/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764 19765 19766 19767 19768 19769 19770 19771 19772 19773 1977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