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 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B. 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C. 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 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
|
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维护贵族的统治地位 B.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C. 提高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D. 给下层平民以参政机会
|
|
北魏孝文帝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B. 宣布与汉族同源,要求鲜卑族使用汉姓 C. 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 D. 仿照汉族习俗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样式
|
|
德川幕府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一三省六部一内阁一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49—1832年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三个条约分别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分两个阶段概述近代百年间所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
|||||||||||||||||||||||||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城镇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沙皇专制统治的重心在中心城市 B. 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领导农村 D. 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城市
|
|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 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 帝国皇帝 B. 帝国议会 C. 联邦议会 D. 责任内阁
|
|
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主要是为 A. 总统的权力很小 B. 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 人权要求得到了完全实现 D. 共和派势力优势非常明显
|
|
有一天,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这则小故事表明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①限制民主共和 ②减少决策的失误 ③制约与平衡众议院 ④保障国会立法权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