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的提出

A. 深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修正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 打破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

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

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B. 他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 他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

D. 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 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B. 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

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 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 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不断变革。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再到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40年代则演变为“现代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A. 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B. 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C. 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 由器物深入到制度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 揭露历史真相

B. 引介西方理论

C. 倡导维新变法

D. 颠覆孔孟学说

 

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B.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44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438 21439 21440 21441 21442 21443 21444 21445 21446 21447 214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