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下面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

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A.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B. 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 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 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进入南京,同时又预伏着太平天国的悲剧。……他们的论旨多保守小天堂于一隅之心,少经营八表以取天下之志。同小天堂相比,北京城成了非常遥远的东西。透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这一选择的结果,带来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历史转折。”从材料来看,导致“太平天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定都天京偏安一隅

B. 北京遥远,北伐军孤军深入

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 太平天国领导者沉溺于宗教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C. 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D. 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下图为即将登上《国家宝藏》的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一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幅砖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市井生活与精神追求。下列场景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市井生活的是

A. 铁匠铺里采用了多种冶炼技术,如灌钢法等

B. 上层社会人士已经用青花瓷器宴请客人

C. 人们所穿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D. 京城里繁荣异常,夜市中人流如织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孔子论政,以仁为主,而某思想家承其教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该思想家应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题文)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 强化专制集权

B. 巩固宗族团结

C. 稳定统治秩序

D. 维护社会和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居正(1525-1582年)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原先按户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

——摘自岳麓版教材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明中后期朱载堉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有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伍袁萃作的《林居漫录》中记载“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昔人所丑,今人所趋也”

——摘自岳麓版教材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社会风俗的变化,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541/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536 21537 21538 21539 21540 21541 21542 21543 21544 21545 2154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