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辫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 民族融合促进手工业发展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国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中外交流推动丝绸生产多样化
|
|
(题文)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些“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这些商人的行为 A. 已具某些近代化经营特征 B.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 C. 显示国内市场已发育成熟 D. 已经颠覆传统的投资理念
|
|
清代前期枫泾镇布局的踹染工匠在货币雇佣关系之外,还在人身上受到“保长、布防、包头管辖”,作坊主对踹染工匠还有一定的超经济强制权利。据此分析当时的枫泾镇 A. 踹染工匠受到残酷剥削 B. 手工业者没有人身自由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题文)明朝时出现了一批向地主租赁土地后,再雇工经营的“佃富农”。清代,“佃富农”经营方式有了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佃富农”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 A.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 B. 农业生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D. 土地兼并现象的进一步强化
|
|
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治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些记载可用于解释当时中国制造业 A.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实现流水作业 C. 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D. 瓷器质量提高
|
|
一首描述嘉陵江水磨作坊的宋诗写道:“激水为皑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虚无人。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宋词这一描述表明此时 A. 生产中人力的作用渐弱 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 纺织业分布于江河附近 D. 手工业已使用自动化技术
|
|
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市民阶层的壮大 C. 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D. 资本主义的萌芽
|
|
据《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江南地区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传统生产方式的变化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男尊女卑习俗的改变
|
|
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人冶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而在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材料表明 A. 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日常生计 B. 官营经济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 C. 适度竞争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 D. 盐铁官营制度无益于国计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