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中前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皇权专制统治的弱化

B. 封建经济的长足发展

C. 伦理纲常的崩溃无序

D. 社会奢靡之风的盛行

 

近代西方有人把中国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制度的创立当时主要是为了

A. 抑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B. 形成重学风,提高官员素质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制度

D. 追求公平公正,缓和阶级矛盾

 

中国古代有严格的耕牛保护制度:对私自杀牛者,汉代规定“犯禁杀之者诛”;唐代规定“徒一年、明清规定“徒一百”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图腾崇拜源远流长

B. 农业经济地位突出

C. 宗法社会刑罚严酷

D. 政府统治逐渐严明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B.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C.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D.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三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GDP由1985年的3090多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33820亿美元,经济年增长11.5%,比世界均速快了4.8个百分点。

——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源于哪一事件?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受美国左右”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什么?分析美国能够“左右”这一体系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四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指出,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 人力资源共享

B. 矿产资源互补

C. 科学技术交流

D. 消除贸易壁垒

 

当今世界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区域内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1954~1958年苏联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谷物产量从8560万吨增加到1347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2%……农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1958年的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82%,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C. 制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D.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780/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775 21776 21777 21778 21779 21780 21781 21782 21783 21784 2178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