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清顺治十八年,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日: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海难发生

B. 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C. 杜绝西方思潮

D. 防止鸦片走私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

A. 重农抑商

B. 发展商业

C. 编户齐民

D. 盐铁官营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

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 地方自治的市镇

C. 沿街开铺的街市

D.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 产品主供官府需要

B.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C. 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D. 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 自给自足

B. 铁犁牛耕

C. 土地私有

D. 男耕女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说:“人类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卢梭指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把人置于什么样的地位?(摘抄原文不得分)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思想主张。

(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国兴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实际上指什么?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3)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儒家思想发展简表的相关内容: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春秋

孔子

仁、礼

战国

孟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和②应填写的分别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不得照抄原文。)并说明其实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汽船

D. 帆船

 

被誉为“是人类继发明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的是

A. 珍妮机

B. 内燃机

C. 电动机

D. 蒸汽机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78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778 21779 21780 21781 21782 21783 21784 21785 21786 21787 217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