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 A.荀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
|
电影《墨攻》讲述了战国时代十万赵国军队攻打弱国梁国,墨者革离孤身救城的故事。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学在官府”使得墨家不能办私学 D.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
|
|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中国历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已婚妇女都有两个姓氏,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妻从夫姓”。李氏、王氏,阿李、阿王……这就是五代以后已婚妇女留在官私簿籍上的“称谓”。不过,由于众多人同用一个姓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于简化的称谓显然难以起到识别作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的姓氏前面,如“刘王氏”、“赵邢氏”、“洪李氏”文例,既标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姓成员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谓一石三鸟。 ——摘编自百度词条 (1)古代已婚妇女长期没有自己独立的姓氏,这说明了什么?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 ——摘编自百度百科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妇女缠足在清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材料三放足运动真正意义上拉开序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期,四川境内所办的女学,规定入学者必须天足。各地报刊争相刊载颂扬放足的文章,凡有民众聚会的场所,如书社、茶园、读报社、讲演堂,都配合进行宣传,宣传天足的文章还选进小学教科书,一批民众喜闻乐见的歌谣、说唱、戏剧,活跃在舞台上,使放足为荣做到家喻户晓。 —摘编自百度百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足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 材料四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共选出湖南省出席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8人,其中女性27名,占总数的22.88%。这些女委员来自各条战线,其中有女领导干部,有工人,有农民,有医卫工作者,有科技工作者,有教育工作者,有体育工作者,有金融工作者,有旅游界人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民营企业家阳国秀、罗美元、王安安、杨莉,女村支书李友妹;村妇代会主任伍冬兰,2007年“湖南省十大杰出女性”文花枝、吴建平等同志光荣当选。 ——中国妇女网2008年2月1日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省出席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女性代表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我国政治发展怎样的趋势?
|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概括材料一中两人关注的共同问题,指出二者主张的差异。 材料二 就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一个流向;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才艰难地逐步上升为诸流向中一个带有主导性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化才上升为大变革的主流,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大趋势。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艰难地逐步上升为诸流向中一个带有主导性的趋势”? 材料三 数据背后的中国(数据来源:豆丁网) 第一组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第二组 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797户,2万户以上得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 第三组 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第四组 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1999年12月采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情况或政策措施中,概括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