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的典范,但实际上民主也是有限的。有资格入选古雅典陪审团的是( ) A.成年雅典男性公民 B.奴隶 C.外邦人 D.雅典妇女
|
|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影响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官场腐败严重 B.官僚主义之风盛行 C.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激化了阶级矛盾
|
|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皇权至上 C. 以法治国 D. 天人感应
|
|
2011年1月新《老年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结合下图场景,能判断出影响今天中国人这一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在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翻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l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但这百年来的变更却与前不同,因科学发达结果。产业组织从根柢翻新起来,变既太骤,其力又太猛,其范围又太广。他们要把他的内部生活凑上来和外部生活相应,却处处措手不及。……宗教和旧哲学,既已被科学打得个旗靡辙乱,这位“科学先生”便自当仁不让起来,要凭他的试验发明个宇宙新大原理。……所以那些什么乐利主义强权主义越发得势。死后既没有天堂,只好尽这几十年尽地快活;善恶既没有责任,何妨尽我的手段来充满我个人欲望。然而享用的物质增加速率,总不能和欲望的腾升同一比例,而且没有法子令他均衡。怎么好呢?只有凭自己的力量自由竞争起来。质而言之,就是弱肉强食。近年来甚么军阀甚么财阀,都是从这条路产生出来。这回大战争,便是一个报应。……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最近思潮变迁一个大关键了。(自注: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兴起爱因斯坦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质疑“科学万能”的原因。
|
|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1)结合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4)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
|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A.社会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 D.全球史观
|
|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