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苏联

1917-1930

张勋复辟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逝世。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反对帝国主义三次武装干涉并获得胜利。俄共(布)通过“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1-1949

九一八事变。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平型关大捷。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日本宣布投降。重庆谈判。国民政府覆亡。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斯大林格勒战役。参加雅尔塔会议。苏联对日宣战。对德国的西占区实行“封锁”。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0-1977

毛泽东访苏。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大跃进运动。刘少奇逝世,基辛格访华。恢复高考。

斯大林逝世。苏共召开二十大。撤走全部援华专家。武装侵犯中国珍宝岛。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78-2000

建立沿海经济特区。颁布第四部宪法。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汪辜会谈”。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武装入侵阿富汗。宣布单方面裁军50万人。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二十七大通过加速发展战略。叶利钦访华。

 

 

上表为20世纪中苏(俄)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苏(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十风箱。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

——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

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1981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拉丁美洲输往美国的1000項产品中,美国应用了400条关税壁垒手段;日本在431项拉丁美洲的进口货上施行100条非关税壁垒。据此推知

A. 贸易易保护主义能有效应对危机

B. 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C. 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被迫中断

D. 贸易保护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 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 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 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

A. 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

B. 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 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D.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想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属于“他们”主张的是

A. 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B. 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 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 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发表文章,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有计划按比例的规划和价值规律;经济学家孙冶方也发表《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文章。这此文章

A. 纠正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偏差

B. 体现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C.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直接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79年3月,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邓小平的言论

A. 加快了我国迈向科学发展之路的步伐

B. 表明我国正式确立了现代化发展蓝图

C. 坚定了中央全面推行城市改革的决心

D.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成熟

 

导致1898--1919年(见图)报刊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B. 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C.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思想政治运动的促进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道: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作者主要说明

A. 唤醒民众思想觉悟

B. 极力推崇人民主权

C. 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D. 立宪代表人民要求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53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534 24535 24536 24537 24538 24539 24540 24541 24542 24543 2454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