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可以得出汉代
A. 庄园制经济不断发展 B. 租佃制经营方式出现 C. 均田制逐渐受到破坏 D. 土地私有制渐显端倪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二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
|
|
(题文)在美苏两国的战略地图上,双方都希望统一的德国成为本阵营的排头兵,但是双方在德国的统一程序和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分歧。在此情况下,德国无法避免分裂的结局。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成立。 1972年两德之间签订《基础条约》,为两德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对此,法国总统密特朗说:“谈论德国统一的人什么也不懂。苏联决不会答应。德国统一意味着华沙条约的结束,这,你怎么能想象呢?”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德国越来越想统治欧洲,我们得经常会晤来抵消德国的力量。必须做到不让德国统治欧洲。”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不反对德国统一,但我们要谨慎从事。”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无论我们軎欢不喜欢,统一的德国必将留在北约内,这一时机已经成熟。”在此前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游走于各大国之间,多方寻求理解、支持和妥协。1990年9月,“2+4外长会议”达成《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宣布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主权。 ——摘编、整理自孟钟捷《德国简史》、知网论文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个德国出现及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四国对待德国统一的两种不同态度及本质。
|
|
材料: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倪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位。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摘编自《中国货币银元》、《民国中央银行货币史•法币》 (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的影响。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吴臻义、吴惠芳《世界文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 中国: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荷兰: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整理自任新建《国际金融中心的飘移轨迹与建设经验》材料二: 1941年2月17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行人亨利•卢斯在《生活》上发表题为“美国世纪”的社论。他说,“美国世纪”必须坚决信奉伟大的美国理想,现在我们已成为把这种理想传遍世界的力量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世纪”说更加成了美国官方和许多人的信条,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力开始相对下降,这种“美国世纪”说却始终没有止息。 ——张宏毅《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 (1)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完全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纪”是怎样形成的。
|
|
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 A. 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 B. 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 C. 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D. 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
|
|
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政府 A. 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B. 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 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 D. 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
|
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 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 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 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 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
|
(题文)有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比之现代民主,民众与精英的权力关系很容易处于失衡状态,‘人群’或‘人群’中的个人权力过大,往往使精英陷于被动甚至危险境地”。材料表明雅典民主 A. 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B. 保障了民众的决策权利 C. 推崇公民集体利益至上 D. 限制精英阶层的参政权
|
|